导热油氧化裂解实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03  

导热油氧化裂解实验检测评估导热油在高温条件下的化学降解行为。关键检测项目包括氧化诱导期、酸值、粘度变化等,以确定油品的老化特性和性能极限。检测涵盖各类导热油材料和应用系统,遵循国际和国内标准规范,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氧化诱导期:测量油品在氧气环境中抵抗氧化的时间长度,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测试温度150°C、氧气流量50 mL/min、时间记录精度±1分钟。

酸值:测定油中酸性化合物的含量以评估氧化程度,具体检测参数单位mg KOH/g、滴定终点pH 8.3、精度±0.01 mg KOH/g。

粘度:评估油品流动性能变化指示降解状态,具体检测参数测试温度40°C和100°C、运动粘度范围5-500 mm²/s、精度±0.1 mm²/s。

闪点:确定油品可燃性安全指标,具体检测参数闭杯法、温度范围150-300°C、加热速率5-6°C/min、精度±1°C。

倾点:测量油品低温流动特性,具体检测参数冷却速率1°C/min、观测温度范围-50 to 50°C、精度±1°C。

残炭:量化油品热分解后固体残留物,具体检测参数重量法、加热温度500°C、残炭量范围0.01-10%、精度±0.05%。

水分含量:检测油中水杂质影响氧化过程,具体检测参数卡尔费休法、检出限10 ppm、精度±2 ppm。

金属含量:分析金属催化剂或污染物浓度,具体检测参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元素范围钠至铅、检出限0.1 ppm。

颜色:视觉评估油品氧化导致的色度变化,具体检测参数ASTM D1500标准、色号范围0.5-8.0、精度±0.5单位。

密度:测量油品质量体积比关联组成变化,具体检测参数温度20°C、密度范围0.8-1.2 g/cm³、精度±0.0001 g/cm³。

检测范围

合成烃类导热油:高温稳定型有机传热流体用于工业加热系统。

矿物油基导热油:石油衍生传热介质适用于中低温应用场景。

芳烃型导热油:高沸点化合物用于化工过程温度控制。

硅油类导热油:硅基流体具备电气绝缘和热稳定性

食品级导热油:无毒传热介质用于食品加工设备。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集热器传热工质在太阳能应用中。

塑料成型机械:注塑机和挤出机加热循环系统。

纺织印染设备:热定型工艺传热介质。

木材干燥系统:烘干设备热传导流体。

医药生产设备:反应釜和灭菌器温度控制介质。

检测标准

ASTM D2893:石油产品蒸馏特性测定标准方法。

ASTM D97:石油产品倾点测试标准规程。

ISO 3104:石油产品透明和不透明液体运动粘度测定。

GB/T 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国家标准。

ASTM D92:克利夫兰开杯法闪点测定标准。

ASTM D189:康拉德森残炭测定标准方法。

ISO 6618:石油产品酸值测定国际标准。

GB/T 4945: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国家标准。

ASTM D1500:石油产品颜色测定ASTM标准。

ISO 3675: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国际标准。

检测仪器

氧化稳定性测试仪:用于测定氧化诱导期和氧化速率,功能包括温度控制精度±0.5°C、氧气流量调节。

旋转粘度计:测量油品粘度变化,功能涵盖剪切速率范围1-1000 s⁻¹、温度控制±0.1°C。

闭杯闪点测定仪:评估油品闪点安全性能,功能实现自动点火、温度监测精度±0.5°C。

自动滴定仪:进行酸值测定,功能包括pH电极检测、滴定体积精度±0.01 mL。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量化油中水分含量,功能实现库仑法测量、检出限1 ppm。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析金属元素含量,功能涵盖多元素同步检测、波长范围170-800 nm。

数字密度计:测量油品密度,功能包括温度补偿、精度±0.0001 g/cm³。

颜色比较器:视觉评估油品颜色,功能提供标准色盘比色、光照条件控制。

残炭测定炉:进行残炭量测试,功能包括程序升温、重量测量精度±0.1 mg。

气相色谱仪:分析裂解产物组成,功能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程序控制。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