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63
食品中志贺氏菌培养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15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样品前处理:对食品样本进行均质化、稀释和过滤操作,去除杂质干扰,确保志贺氏菌有效释放,为后续培养提供均匀基质,避免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增菌培养:使用特定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样本,促进志贺氏菌增殖并抑制杂菌生长,增强检测灵敏度,适用于低浓度细菌样本的初步富集。
选择性分离培养: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接种增菌液,通过选择性抑制剂分离志贺氏菌菌落,便于后续形态观察和纯化,确保目标菌株的准确识别。
菌落形态观察:显微镜下检查分离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边缘特征,初步区分志贺氏菌与其他肠道菌,为生化鉴定提供视觉依据。
生化特性测试:进行糖发酵、酶活性等生化试验,分析志贺氏菌的代谢特性,确认其种属特异性,排除相似菌种的干扰。
血清学鉴定:利用特异性抗体进行凝集反应,鉴定志贺氏菌的血清型,确定致病性亚型,评估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志贺氏菌特定基因片段,实现高灵敏度、快速鉴定,适用于复杂样本的精准分析。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在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抗生素,评估志贺氏菌的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耐药性传播。
定量检测:通过菌落计数或分子定量方法测定食品中志贺氏菌浓度,评估污染程度,为风险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质量控制:引入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样本,监控检测过程准确性和重复性,确保结果可靠性和实验一致性。
检测范围
生鲜蔬菜:包括叶菜类、根茎类等未经加工的农产品,易受水源或土壤污染携带志贺氏菌,需检测以预防食源性感染。
肉类产品:涵盖生肉、加工肉制品,屠宰和加工过程中可能污染志贺氏菌,检测确保食用安全性和卫生合规。
乳制品:如牛奶、奶酪等,生产环节易受环境或人员污染,检测志贺氏菌防止细菌繁殖和消费者健康风险。
水产品:包括鱼类、贝类等海鲜,捕捞和运输中可能接触污染水源,检测志贺氏菌保障产品新鲜度和安全性。
即食食品:如沙拉、熟食等直接食用产品,加工后无杀菌步骤,需检测志贺氏菌避免交叉污染和疾病爆发。
饮用水:市政供水或瓶装水,水源污染可能导致志贺氏菌传播,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预防公共健康事件。
食品加工环境:包括设备表面、空气和工作台,定期检测志贺氏菌监控卫生状况,防止生产过程中的细菌污染。
食品接触材料:如包装袋、容器等,与食品直接接触可能残留细菌,检测志贺氏菌评估材料安全性和使用风险。
调味品:酱料、香料等,原料或储存不当易滋生志贺氏菌,检测确保产品稳定性和消费者保护。
罐头食品:密封加工产品,检测志贺氏菌验证杀菌效果和保质期安全性,防止腐败和毒素产生。
检测标准
ISO21567:2004《食品微生物学志贺氏菌检测方法》:国际标准规定食品中志贺氏菌的分离、鉴定和确认程序,涵盖培养基选择和生化测试要求。
GB4789.5-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国家标准详细描述样品处理、增菌培养和血清学鉴定步骤,确保检测结果可比性。
ISO16654:2001《食品微生物学志贺氏菌检测水平方法》:提供标准化操作流程,包括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措施,适用于各类食品基质。
GB/T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涵盖饮用水志贺氏菌检测方法,规定采样、培养和确认技术,保障水质安全。
ISO16140:2016《食品微生物学方法验证程序》:指导志贺氏菌检测方法的验证和确认,确保实验室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仪器
恒温培养箱:提供稳定温度环境(范围30-37C,精度0.5C),用于志贺氏菌的增菌和分离培养,确保细菌生长条件一致。
生物安全柜:具备空气过滤和负压系统,防止操作中志贺氏菌气溶胶扩散,保障实验人员安全和样本无污染。
显微镜:配备高倍物镜(放大倍数400-1000倍),观察志贺氏菌形态和染色特征,辅助初步鉴定和菌落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仪:实现DNA扩增(温度控制精度0.1C),用于志贺氏菌分子检测,快速识别特异基因片段。
酶标仪:测量吸光度值(波长范围400-700nm),在血清学或生化测试中定量分析反应结果,提高检测效率。
离心机:提供高速旋转(转速可达15000rpm),分离样本中的细菌细胞,用于前处理中的浓缩和纯化步骤。
自动菌落计数器: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统计培养皿菌落数量,实现志贺氏菌定量检测,减少人工误差。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涂料可挥发性有机物检测
下一篇:透射电镜结构观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