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18  

近红外光谱检测是一种基于分子振动光谱的非破坏性分析技术,用于快速测定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它涉及光谱采集、数据处理和校准模型建立,广泛应用于品质控制和过程监控。检测要点包括光谱分辨率、波长范围和模型准确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水分含量检测: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样品中水分的吸收特征,快速测定水分百分比,适用于食品和农产品品质控制。

蛋白质含量检测:利用光谱数据建立校准模型,定量分析蛋白质浓度,常用于饲料和乳制品行业。

脂肪含量检测:基于近红外区的吸收峰,快速测量脂肪成分,用于油脂产品和肉类分析。

淀粉含量检测:通过光谱特征识别淀粉分子结构,测定淀粉含量,适用于谷物加工和质量评估。

纤维含量检测:分析膳食纤维或其他纤维成分的光谱响应,用于营养标签和产品开发。

糖分含量检测:快速评估糖类物质如葡萄糖和蔗糖的浓度,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定量模型。

氨基酸含量检测:通过光谱预测氨基酸组成,用于饲料和食品的营养价值分析。

灰分含量检测:测定样品中的无机物残留,利用近红外光谱的非破坏性特性。

密度检测:间接测量样品密度通过光谱数据相关性,用于材料科学和工业应用。

纯度检测:评估样品的纯度和杂质含量,基于光谱特征的定性分析。

检测范围

谷物和粮食:如小麦、玉米和水稻,用于品质分级和成分分析,确保食品安全和标准符合。

乳制品:牛奶、奶酪和酸奶,检测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支持生产过程控制。

肉类产品:分析水分、脂肪和蛋白质比例,用于品质保证和标签验证。

水果和蔬菜:评估糖度、酸度和成熟度指标,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快速筛查。

药品原料:快速检测活性成分和杂质,确保药品质量和一致性。

化工产品:监测反应过程和产品组成,用于工业过程优化和质量监控。

纺织品:分析纤维成分和染料含量,支持纺织品品质和性能评估。

石油产品:测定油品性质和组成如辛烷值,用于炼油和燃料质量控制。

环境样品:如土壤和水体,检测污染物和营养成分,支持环境监测。

饲料产品:确保营养配比和安全性,通过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主要成分。

检测标准

ASTM E1655-2017: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标准实践,规定了光谱采集和模型验证方法。

ISO 12099:2017:动物饲料、谷物和磨碎谷物产品的近红外光谱应用指南。

GB/T 18868-2002:饲料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的快速测定近红外光谱法。

GB/T 30937-2014:水稻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近红外光谱法。

ISO 21543:2006:乳和乳制品近红外光谱应用的一般指南。

检测仪器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用干涉仪原理提供高分辨率光谱,用于精确成分分析和定性鉴定。

二极管阵列近红外光谱仪:使用光电二极管阵列进行快速扫描,适用于在线检测和实时监控。

光纤探头近红外光谱仪:通过光纤传输光信号实现远程测量,用于难以访问的样品分析。

样品处理器:自动处理样品确保均匀性和代表性,提高检测重复性和准确性。

校准软件:建立和维护光谱校准模型,用于数据处理和结果预测。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