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微生物残留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19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总需氧菌计数:通过平板计数法测定样品中需氧微生物的总数量,评估产品生物负荷水平,确保符合卫生标准要求,防止微生物超标导致的腐败或感染风险。
大肠菌群检测:利用选择性培养基检测大肠菌群的存在,指示粪便污染可能性,评估水源或食品的安全性,防止肠道疾病传播。
沙门氏菌检测:采用免疫学或分子方法识别沙门氏菌属细菌,评估食品或药品中致病菌残留,确保产品无食源性疾病风险。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通过生化测试或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评估其毒素残留水平,防止皮肤感染或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使用特定培养基培养并计数霉菌和酵母菌,评估产品霉变风险,确保化妆品或食品在保质期内无真菌污染。
李斯特菌检测:基于培养或核酸扩增方法检测李斯特菌,评估其在乳制品或肉类中的残留,防止严重食源性疾病。
厌氧菌检测:在无氧环境下培养厌氧微生物,评估医疗器械或包装材料中厌氧菌残留,避免感染风险。
病毒残留检测:采用细胞培养或分子技术检测病毒颗粒,评估生物制品或水样中病毒污染,确保无病毒传播隐患。
内毒素检测:利用鲎试剂法测定细菌内毒素水平,评估注射剂或医疗器械中热原残留,防止发热反应。
生物负荷检测:综合测定样品中活微生物总数,评估灭菌效果,确保无菌产品如医疗器械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检测范围
食品和饮料:包括肉类、乳制品和果汁等,需检测微生物残留以防止腐败变质和食源性疾病,确保消费者健康安全。
药品和生物制品:涵盖疫苗、注射剂和生物制剂,需评估无菌性和微生物限度,防止感染风险并符合药典要求。
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和植入物,需检测灭菌后微生物残留,确保无感染源并满足医疗器械安全标准。
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包括护肤品和洗发水,需检测微生物污染以防止皮肤刺激或感染,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
饮用水:涉及自来水或瓶装水,需检测病原菌残留,确保水质安全并防止水源性疾病传播。
环境样品:如空气、土壤和水体,需评估微生物负荷,监测环境污染水平并支持生态风险评估。
农业产品:包括谷物和果蔬,需检测霉菌或细菌残留,防止农产品变质并保障食品安全。
工业产品:如清洁剂和化工原料,需评估微生物稳定性,防止产品降解或污染生产线。
纺织品:涉及服装和医用纺织品,需检测微生物残留,确保无皮肤刺激并符合抗菌性能要求。
包装材料:如塑料或纸质包装,需评估微生物污染风险,防止产品在储存运输中变质。
检测标准
ISO 11133:2014《微生物学 培养基制备、生产和测试的性能要求》:规定培养基质量控制方法,确保微生物检测准确性,适用于食品和药品残留检测。
ASTM E640-06《消毒剂杀孢子活性的标准测试方法》:定义消毒剂对孢子微生物的杀灭效果评估,适用于医疗器械和环境样品残留检测。
GB/T 4789.2-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中国国家标准规定食品中总菌落计数方法,评估微生物污染水平。
ISO 21528-1:2017《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 肠杆菌科检测和计数的水平方法》:国际标准指导肠杆菌科检测,适用于食品和水样残留评估。
GB/T 14233.2-2005《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中国国家标准规定医疗器械微生物检测方法,确保无菌要求。
ISO 11737-1:2018《医疗器械灭菌 微生物学方法 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测定》:国际标准指导医疗器械生物负荷检测,评估灭菌效果。
ASTM D5465-16《水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标准测试方法》:美国标准规定水样微生物检测,评估饮用水安全。
GB/T 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中国国家标准规定饮用水微生物残留检测方法。
ISO 16140-2:2016《食品链微生物学 方法验证 第2部分:替代方法验证协议》:国际标准确保微生物检测方法可靠性,适用于残留分析。
GB/T 20944.3-2008《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3部分:振荡法》: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纺织品微生物残留检测方法。
检测仪器
培养箱:提供恒温恒湿环境培养微生物,支持菌落生长和计数,在检测中用于微生物增殖和定量分析。
PCR仪:通过核酸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特定微生物DNA或RNA,在检测中用于病原菌鉴定和残留水平测定。
显微镜:放大观察微生物形态和结构,在检测中用于初步鉴定细菌或真菌种类。
生物安全柜:提供无菌操作环境防止交叉污染,在检测中用于样品处理和安全防护。
酶标仪:测量酶联免疫反应的光密度值,在检测中用于定量分析微生物抗原或毒素残留。
自动菌落计数器:自动扫描和计数培养皿上菌落,在检测中用于提高总菌落计数的准确性和效率。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或微生物颗粒的物理特性,在检测中用于快速分类和计数微生物种群。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亚临界水解检测
下一篇:填充料配方成分寿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