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3473
大功率固体激光器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2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输出功率稳定性检测:通过长时间连续监测激光器输出功率,计算波动范围与偏差值,确保功率输出在设定值内的稳定性,防止因功率漂移影响加工精度或设备安全。
光束质量M²因子检测:测量激光束的束腰半径和发散角,计算M²因子以评估光束聚焦能力,确保光束质量符合应用要求,避免因光束畸变降低加工效率。
波长准确性检测:使用光谱设备验证激光输出波长与标称值的一致性,确保波长精度用于特定应用如医疗或通信,防止波长偏移导致功能失效。
脉冲宽度检测:测量激光脉冲的持续时间与波形特征,评估脉冲宽度对材料加工或医疗效果的影响,确保脉冲参数满足高精度应用需求。
重复频率稳定性检测:监测激光脉冲的重复率变化,计算频率波动范围,确保重复频率稳定用于同步控制系统,避免频率不稳定引起加工误差。
光束指向稳定性检测:分析激光束输出方向的偏移角度与稳定性,评估指向变化对瞄准或加工精度的影响,防止光束漂移导致应用偏差。
电光转换效率检测:测量输入电功率与输出光功率的比值,计算转换效率以评估能源利用效率,确保激光器节能性能符合设计规范。
热管理性能检测:评估激光器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与温度控制精度,监测运行时的温升情况,防止过热导致性能衰减或设备损坏。
噪声水平检测:测量激光输出中的强度噪声与频率噪声,评估噪声对信号质量或测量精度的影响,确保低噪声性能用于高灵敏度应用。
寿命与可靠性测试:模拟长期运行条件检测激光器性能衰减与故障率,评估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确保设备在持续运行中的稳定性。
检测范围
工业切割与焊接用固体激光器:用于金属材料的高精度切割和焊接加工,需检测功率稳定性和光束质量以确保加工效率与质量,适用于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领域。
医疗手术与治疗激光设备:应用于皮肤科、眼科等医疗领域的治疗设备,要求波长准确性和脉冲控制以确保患者安全,检测涵盖输出参数与生物效应评估。
科研实验用高功率激光系统:用于物理、化学实验中的激光激发与测量,需检测脉冲特性和稳定性以保障实验准确性,支持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
军事与国防激光系统:用于目标指示、通信或防御应用的高功率激光设备,检测重点为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确保在严苛条件下的性能一致。
材料表面处理激光器:应用于材料硬化、清洗或涂覆处理的激光设备,需检测热影响和光束均匀性,防止处理不均导致材料缺陷。
光通信与数据传输激光器件:用于光纤通信中的激光发射模块,检测调制速度和噪声水平以确保数据传输速率与可靠性,支持高速通信网络。
激光显示与投影系统:应用于娱乐和商业显示的激光投影设备,要求颜色纯度和输出稳定性,检测涵盖亮度均匀性和色彩准确性。
环境监测激光雷达系统:用于大气污染或地形测量的激光雷达,检测灵敏度和测距精度以确保数据准确性,支持环境科学与气象应用。
激光打印与标记设备:用于工业打印和产品标记的激光系统,需检测分辨速度和重复精度,确保标记清晰度和生产效率。
激光照明与特殊光源系统:应用于舞台照明或特种照明的高功率激光光源,检测亮度和光束分布以确保照明效果,支持创意与工业照明需求。
检测标准
ISO 11551:2019《激光和激光相关设备 激光器功率和能量测量测试方法》:规定了激光输出功率和能量的测量程序与设备要求,适用于大功率固体激光器的性能评估,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与准确性。
ASTM E490-00《标准太阳能光谱和大气质量》:提供了激光大气传输特性的参考标准,用于评估激光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支持军事和通信应用中的检测验证。
GB/T 15313-2008《激光术语》:定义了激光技术中的基本术语和参数单位,为检测报告提供标准化语言基础,确保检测过程的规范性与一致性。
ISO 11146-1:2021《激光束宽度、发散角和光束传播比的测量》:详细描述了激光光束质量参数的测量方法与计算准则,适用于光束质量检测以确保应用精度。
GB/T 12690-2018《激光产品安全要求》:规定了激光设备的安全性能测试与分级标准,检测涵盖辐射安全和操作保护,确保设备符合国家安全法规。
检测仪器
激光功率计:采用热电或光电传感器测量激光输出功率值,精度可达±1%,用于实时监测功率稳定性与效率,是本检测中核心的功率量化工具。
光束质量分析仪:通过CCD相机或扫描 slit 测量光束轮廓与M²因子,分辨率高达1μm,用于评估光束聚焦特性与质量参数,支持加工应用优化。
光谱分析仪:利用衍射光栅或干涉仪测量激光波长与光谱宽度,波长范围覆盖紫外到红外,用于验证波长准确性与光谱纯度,确保应用特异性。
数字示波器:具备高采样率与带宽捕获激光脉冲波形,时间分辨率达纳秒级,用于检测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稳定性,支持高精度时序分析。
热成像仪:通过红外传感器监测激光器表面温度分布,温度精度±1°C,用于评估热管理性能与散热效果,防止过热导致的设备故障。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激励氧发生器检测
下一篇:泵激各向异性激光晶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