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0
干热色牢度热压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4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热压温度控制精度检测:评估热压设备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之间的偏差,确保测试条件稳定,避免因温度波动导致色牢度结果不准确,通常要求偏差在±2°C以内。
压力均匀性检测:检查热压过程中压力在试样表面的分布均匀性,防止局部压力不均影响颜色变化评估,确保测试结果代表材料整体性能。
加热时间准确性检测:验证热压设备计时器的精度,确保加热时间符合标准要求,时间误差过大会导致测试条件偏离,影响色牢度等级评定。
试样预处理条件检测:确保试样在测试前经过规定的环境条件处理,如恒温恒湿,以消除外部因素干扰,保证测试起始状态一致。
颜色变化评估:通过视觉或仪器比较试样在热压前后的颜色差异,量化色差程度,用于判定材料色牢度等级,确保结果客观可靠。
沾色程度检测:评估热压后试样对相邻材料的颜色转移情况,使用标准灰度卡或仪器测量沾色等级,以确定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
热稳定性测试:检查材料在干热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包括是否发生变形或降解,确保测试过程中材料性能不受额外影响。
耐热压色牢度等级评定:根据颜色变化和沾色程度,按照标准等级体系(如1-5级)评定材料色牢度,提供量化结果用于产品质量控制。
试样尺寸准确性检测:确保试样切割尺寸符合标准要求,尺寸偏差会影响热压均匀性和测试重复性,需严格控制以保证数据可比性。
环境湿度控制检测:监控测试环境的湿度条件,防止湿度波动干扰干热测试结果,确保检测过程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检测范围
棉纺织品:常用于服装和家居用品,需测试其在干热压烫下的色牢度,以防止洗涤或使用过程中褪色,影响产品外观和质量。
化纤面料:包括涤纶和尼龙等合成材料,应用于运动服饰和户外装备,测试其耐热压色牢度以确保颜色耐久性和使用安全性。
混纺织物:由天然和合成纤维混合制成,用于时尚和功能服装,检测干热色牢度以评估混合材料在热压下的颜色稳定性。
皮革制品:如鞋类和包袋,需测试皮革在干热处理下的色牢度,防止颜色迁移或变化,维持产品美观和耐用性。
塑料涂层材料:用于防水布和工业覆盖物,检测涂层在热压下的颜色牢度,确保涂层不脱落或变色,满足应用要求。
汽车内饰:包括座椅和仪表盘覆盖材料,测试其耐干热色牢度以防止阳光或热源导致的褪色,保障车内美观和寿命。
家居纺织品:如窗帘和沙发套,需评估在干热压烫下的色牢度,以确保日常使用中颜色保持稳定,避免过早老化。
工业用布:应用于过滤和防护领域,测试其在高热环境下的色牢度,防止颜色变化影响功能性和识别性。
鞋类材料:包括合成革和织物,检测干热色牢度以验证其在制鞋过程中的颜色耐久性,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包装材料:如热封包装薄膜,需测试色牢度以防止热压处理时颜色迁移,维持包装外观和产品安全性。
检测标准
ISO 105-P01:2020《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P01部分: 耐干热(热压除外)色牢度》:国际标准规定了纺织品在干热条件下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包括试样 preparation、测试条件和评级方法,适用于各种织物。
AATCC 133-2018《耐干热色牢度》:美国纺织化学师与印染师协会标准,描述了纺织品在干热空气中色牢度的评估程序,用于工业质量控制和研究。
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中国国家标准,虽主要针对摩擦,但相关于热压检测中的沾色评估,提供测试方法和仪器要求。
ASTM D1234-15《JianCe Test Method for Colorfastness to Dry Heat》: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规定了材料在干热环境下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包括设备校准和结果解释。
ISO 105-X12:201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X12部分: 耐摩擦色牢度》:国际标准,涉及热压相关沾色测试,用于评估颜色转移在干热条件下的表现。
GB/T 5718-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干热色牢度》:中国国家标准,详细规定了纺织品在干热空气中的色牢度测试方法,包括试样处理和评级标准。
检测仪器
热压试验机:专用设备用于施加可控热量和压力到试样上,模拟干热压烫过程,可调节温度、压力和时间参数,确保测试条件准确一致。
色差计:光学仪器测量试样在热压前后的颜色差异,通过CIELAB色空间量化色差,提供客观数据用于色牢度等级评定。
恒温箱:提供稳定温度环境用于试样预处理或测试,温度控制精度高,确保干热条件符合标准要求,避免环境波动影响结果。
压力计:测量和校准热压设备中的压力值,确保压力均匀施加到试样表面,防止局部过高或过低压力导致测试偏差。
试样切割器:用于精确切割标准尺寸试样,保证试样形状和大小一致,提高测试重复性和可比性,减少人为误差。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豆奶脲酶活性比色法检测
下一篇:密封强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