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63
摩擦后色变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6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干摩擦色变度检测:模拟干燥环境下材料表面与标准摩擦布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规定次数和压力的摩擦后,使用色差仪测量试样颜色变化,评估材料在干态摩擦条件下的颜色稳定性。
湿摩擦色变度检测:将摩擦布浸渍蒸馏水或汗液后对试样进行摩擦测试,检测材料在潮湿状态下的颜色转移程度,适用于评估纺织品、皮革等遇湿易褪色材料的色牢度。
多速度梯度摩擦色变检测:设置不同摩擦速度(如30次/分钟、60次/分钟)进行系列测试,分析速度变化对颜色变化率的影响,用于研究材料在不同使用强度下的色变行为。
循环负荷摩擦色变测试:通过周期性增减摩擦压力(如5N至20N梯度变化),测定材料在变负荷下的颜色耐久性,模拟实际使用中压力波动对色变度的累积效应。
高温环境摩擦色变检测:在恒温箱内控制温度(如40℃±2℃)进行摩擦测试,评估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因分子热运动加剧导致的颜色迁移或褪色现象。
低温脆性摩擦色变检测:于低温环境(如-10℃)中执行摩擦操作,检测材料在脆性状态下表面涂层或染料的抗剥离能力,适用于寒冷地区用材料评估。
化学介质摩擦色变检测:使用含酸碱或有机溶剂的摩擦布进行测试,分析化学环境与机械摩擦协同作用对材料颜色的影响,重点针对工业防护材料。
多方向交叉摩擦色变检测:采用十字形或环形摩擦路径,评估材料在不同方向反复摩擦下的颜色均匀性变化,避免单向测试的局限性。
微观形貌关联色变分析:结合显微镜观察摩擦前后表面微划痕、磨损深度与颜色变化的相关性,从微观结构解释宏观色变机理。
动态色变过程监测:通过高速摄像或在线色度传感器实时记录摩擦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曲线,捕捉色变的瞬态特征与临界点。
检测范围
纺织品染色织物:包括棉、涤纶等机织或针织面料,摩擦色变度直接影响服装、家纺产品的使用耐久性与外观保持性,需满足日常穿着洗涤中的色牢度要求。
皮革及人造革制品:应用于鞋类、箱包、家具表面的天然或合成皮革,频繁摩擦易导致涂层脱落或染料迁移,检测可评估其抗擦色性能。
油墨印刷材料:包装纸、标签等印刷品表面油墨层,在运输堆叠中相互摩擦可能造成墨层转移,色变度检测关乎图文清晰度与商品外观。
涂料涂层板材:建筑用彩涂钢板、铝合金型材等装饰性涂层,需抵抗安装使用中的摩擦磨损,色变度指标影响涂层寿命与美观。
塑料注塑件表面:电器外壳、汽车内饰等塑料部件常接触摩擦,检测其色母分散均匀性与表面色牢度,防止使用中褪色发白。
橡胶密封制品:如门窗密封条、O型圈等,反复摩擦可能导致着色剂析出,色变度关联密封件的耐老化与外观一致性。
化妆品包装材料:口红管、粉盒等表面印刷或涂层,在携带使用中与包具摩擦,色变度检测确保外观品质与品牌形象。
运动器材覆层:健身器械握把、球类表面覆皮等,高强度摩擦下颜色变化可能指示材料磨损程度,影响安全与美观。
地毯及铺地材料:人流踩踏导致地毯纤维摩擦褪色,检测色变度可预测高流量区域的色彩保持能力。
电子产品外壳涂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外壳常与衣物摩擦,色变度测试评估涂层抗刮擦与颜色持久性。
检测标准
ISO 105-X12:201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X12部分:耐摩擦色牢度》:国际标准规定纺织品干湿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方法,明确摩擦头压力、行程次数及评级条件,采用灰度卡或色差仪评定等级。
ASTM D5264-2018《皮革耐摩擦色牢度标准试验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适用于皮革及其制品的摩擦色变测试,规定摩擦速度、负荷及评级光源环境,确保结果可比性。
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中国国家标准等效采用ISO 105-X12,细化试样制备、摩擦布含水率控制及评级要求,适用于国内纺织品质量监控。
AATCC 8-2016《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旋转垂直摩擦试验仪法》:美国纺织化学师与印染师协会标准,采用特定仪器模拟多方向摩擦,补充直线摩擦的不足。
JIS L0849:2013《染色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规定不同类型摩擦头(如方形、圆形)的适用场景,针对纤维材质差异调整测试参数。
EN ISO 15700:2015《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的测定》:欧洲标准结合ISO方法,强调皮革表面处理工艺(如抛光、压花)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评估。
GB/T 5712-201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有机溶剂摩擦色牢度》:中国专项标准针对耐溶剂擦拭材料,规定酒精、汽油等介质下的摩擦色变测试流程。
ISO 5470-1:2016《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耐磨损性测定 第1部分:泰伯磨耗试验》:扩展至涂覆织物摩擦色变评估,通过磨耗次数关联颜色变化程度。
ASTM F1319-2014《印刷品耐摩擦性标准试验方法》:适用于包装印刷材料,规定特定摩擦介质(如棉布、橡皮)与循环次数,评估图文耐磨性。
GB/T 8947-2015《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中国标准中包含塑料表面摩擦色变度测试条款,针对编织袋等产品的色彩耐久性要求。
检测仪器
往复式摩擦色牢度试验机:采用电机驱动摩擦头以固定行程(如104mm±3mm)往复运动,可调节压力(0-20N)与速度(30-60次/分钟),实现标准化干湿摩擦操作,是核心检测设备。
旋转式摩擦试验仪:通过旋转摩擦臂对试样进行多方向摩擦,避免单向测试死角,配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控负荷稳定性,适用于异形表面材料。
分光光度计:具备d/8度照明几何条件与10度标准观察者函数,测量摩擦前后试样的Lab*色度值,计算ΔE色差,提供客观量化数据。
灰度卡评级箱:内置D65标准光源的观察箱,提供均匀照明环境,通过比对试样与灰度卡的色差等级,实现目视评定,辅助仪器数据验证。
恒温恒湿摩擦舱:集成温湿度控制系统(温度20℃±2℃,湿度65%±5%),确保测试环境稳定性,消除温湿波动对摩擦介质与试样性能的影响。
在线颜色监测系统:搭载光纤光谱仪与高速采集卡,在摩擦过程中实时监测特定点色度变化,绘制动态色变曲线,用于研究色变动力学。
摩擦压力校准装置:基于力传感器与数字显示器,定期校验摩擦头施加压力精度(误差≤±0.1N),保证测试条件符合标准要求。
多功能环境模拟试验箱:可调控温度(-40℃至150℃)与湿度(20%至98%RH),扩展摩擦测试至极端环境,评估材料在特殊工况下的色变行为。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耐水渍色牢度灰样检测
下一篇:静电消散性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