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902
蛋白分离度评估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6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分辨率评估:通过色谱或电泳图谱分析相邻蛋白峰的分离程度,计算分离因子以量化分离效果,确保目标蛋白与杂质达到有效区分,避免交叉污染影响下游应用。
回收率测定:测量分离过程中目标蛋白的得率百分比,评估分离方法对蛋白活性的保留能力,确保高效回收的同时最小化损失,适用于工艺优化与质量控制。
纯度分析:采用光谱或色谱技术定量蛋白样品中目标组分的含量,检测杂质如宿主蛋白或核酸的残留,为药品或食品级蛋白提供安全性依据。
等电点测定:利用等电聚焦电泳或毛细管电泳确定蛋白的等电点值,评估电荷异质性对分离度的影响,优化pH条件以提升分离选择性。
分子量分布评估:通过凝胶电泳或尺寸排阻色谱分析蛋白样品的分子量范围,检测聚合体或降解片段,确保分离后蛋白的均一性与稳定性。
电荷异质性分析: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或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带不同电荷的蛋白变体,评估翻译后修饰如脱酰胺化对分离度的干扰。
聚集状态检测:使用动态光散射或分析超速离心监测蛋白寡聚体或聚集体的形成,判断分离过程是否诱导不可逆聚集,影响产品有效性。
疏水性评估:通过反相色谱或疏水相互作用色谱分析蛋白与疏水介质的结合能力,优化分离条件以降低非特异性吸附,提高分辨率。
糖基化程度测定:采用凝集素亲和色谱或质谱法量化蛋白糖链修饰水平,评估糖基化异质性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尤其适用于重组蛋白药物。
氧化修饰检测: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识别蛋氨酸或半胱氨酸氧化产物,监控分离过程中氧化应激导致的蛋白变性,确保产品完整性。
检测范围
血清白蛋白:作为血液中主要的运输蛋白,广泛应用于药品载体或诊断试剂,分离度评估确保高纯度以避免免疫反应或干扰实验。
单克隆抗体:生物制药中的关键治疗剂,需通过分离去除聚集体或片段,评估分离度保证其结合活性与安全性,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酶制剂:工业催化或研究用蛋白,如淀粉酶或蛋白酶,分离度检测优化纯化工艺以提高比活性,减少杂质对反应效率的影响。
乳清蛋白:食品与营养补充剂常见成分,分离评估去除乳糖或脂肪等杂质,确保产品功能性如溶解性与乳化稳定性。
植物蛋白:如大豆或豌豆蛋白,用于素食产品,分离度检测控制抗营养因子残留,提升消化率与感官品质。
重组蛋白:通过基因工程表达的蛋白药物,分离评估去除宿主细胞蛋白与DNA,保证批间一致性符合法规标准。
疫苗蛋白抗原:疫苗制备中的关键组分,分离度检测确保抗原纯度与免疫原性,避免佐剂或杂质引起不良反应。
诊断试剂蛋白:如抗体或抗原用于免疫检测,高分离度减少交叉反应,提高检测特异性与灵敏度。
食品添加剂蛋白:如明胶或酪蛋白,分离评估监控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满足食品安全法规对纯度的要求。
化妆品用蛋白:如胶原蛋白用于护肤产品,分离度检测确保无致敏原,维持产品稳定性与功效。
检测标准
ISO 13964:1998《蛋白质电泳分析方法》:规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于蛋白分离度评估的标准程序,包括样品制备、电泳条件与图谱解析,确保结果可比性。
ASTM E2520-2015《色谱法测定蛋白质纯度的标准指南》:提供高效液相色谱或离子交换色谱评估蛋白分离度的技术参数,涵盖系统适用性测试与数据解释准则。
GB/T 5009.124-200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中国国家标准涉及蛋白分离与定量技术,规范凯氏定氮或光谱法,适用于食品质量监控。
ISO 21572:2019《食品中蛋白质免疫化学检测方法》:国际标准针对免疫亲和色谱分离蛋白的指南,强调交叉反应控制与分离度验证要点。
GB/T 35809-2018《药品中蛋白质类杂质检测通则》:中国药典相关标准,规定色谱与电泳法评估蛋白分离纯度,用于药品安全性评价。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高压泵驱动流动相通过色谱柱分离蛋白组分,配备紫外或荧光检测器定量分析,在本检测中用于分辨率与纯度评估,提供高灵敏度数据。
毛细管电泳仪:利用电场驱动蛋白在毛细管中迁移分离,基于电荷或大小差异,功能包括等电点测定与杂质检测,适用于微量样品快速分析。
质谱仪:通过电离与质量分析识别蛋白分子量及修饰,联用色谱技术实现高分辨率分离,在本检测中用于氧化或糖基化修饰的精确鉴定。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蛋白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快速估算浓度与纯度,作为分离度评估的辅助工具,确保样品预处理一致性。
离心机:通过高速旋转分离蛋白沉淀或上清,用于样品前处理如脱盐或浓缩,在本检测中提高分离效率减少干扰物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非牛顿流体粘度检测
下一篇:粉尘爆炸火焰传播速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