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蛋白浓度定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6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总蛋白浓度测定:通过比色法或光谱法测量样品中所有蛋白质的总量,常用于生物样品如血清或细胞裂解液的初步筛查,确保检测结果反映整体蛋白水平,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白蛋白浓度测定:针对血清或血浆中白蛋白特异性检测,采用溴甲酚绿法等技术,评估肝脏功能或营养状况,避免球蛋白等干扰物影响,保证检测特异性。
球蛋白浓度测定:通过计算总蛋白与白蛋白差值间接测定,或使用电泳法直接量化,应用于免疫球蛋白分析,需控制样品稀释比例以防止误差。
蛋白质电泳分析:利用电场分离蛋白质组分并定量各条带浓度,用于多组分样品如血清蛋白分型,确保分离分辨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蛋白质纯度检测:通过色谱或光谱法评估样品中目标蛋白的杂质含量,适用于纯化工艺验证,需设定阈值以判定纯度合格标准。
标准曲线绘制验证:使用系列浓度标准品建立吸光度-浓度关系曲线,验证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确保检测方法在有效区间内准确可靠。
样品前处理优化:包括稀释、离心或去污剂处理步骤,消除脂类或色素等干扰物,保证检测前样品均一性和稳定性。
检测方法线性评估:测试不同浓度样品的响应值线性关系,确定方法动态范围,避免过高或过低浓度导致的信号饱和或失真。
精密度测试:通过重复测量同一样本计算变异系数,评估检测方法的重现性,要求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符合标准限值。
准确度验证:与参考方法或加标回收实验对比,确定检测结果与真值偏差,确保方法系统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检测限与定量限测定:评估方法能可靠检测的最低蛋白浓度,用于痕量分析场景,需基于信噪比或标准偏差计算。
干扰物影响评估:测试常见物质如去污剂或盐类对检测信号的抑制或增强效应,优化缓冲体系以最小化干扰。
检测范围
血清与血浆样品:来自人体或动物的血液样品,用于临床生化指标检测,需抗凝处理防止纤维蛋白原干扰,反映健康状况或疾病标志物。
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体外培养产生的液体样品,包含分泌蛋白,检测前需离心去除细胞碎片,用于生物制药或基础研究。
组织匀浆液:动物或植物组织经机械破碎后的悬浮液,需优化裂解缓冲液成分,确保蛋白充分溶解且不失活。
食品产品样品:如肉类、乳制品或谷物,检测蛋白质营养含量,前处理涉及消化或萃取以消除碳水化合物干扰。
药品制剂:生物药品或制剂中的蛋白活性成分定量,需在严格质量控制下进行,确保符合药典规范。
环境水样:自然水体或废水中的微量蛋白检测,用于生态监测,前处理需浓缩样品并去除颗粒物。
微生物发酵液:细菌或酵母发酵产物,检测重组蛋白表达量,需控制pH和盐浓度以保持蛋白稳定性。
乳制品:牛奶或奶粉中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分析,应用于品质控制,避免脂肪球影响检测信号。
植物提取物:从叶片或种子中提取的蛋白样品,常用于农业研究,需去除酚类等次生代谢物干扰。
生物制药中间体:纯化过程中的蛋白溶液,监测各步骤回收率,确保生产工艺一致性和终产品质量。
尿液样品:用于肾病或代谢疾病筛查,检测微量白蛋白,前处理需离心并调整pH以减少盐效应。
脑脊液样品:中枢神经系统液体,蛋白浓度较低,检测需高灵敏度方法,避免血液污染引入误差。
检测标准
ISO 21572:2019《食品 蛋白质的测定》:规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凯氏定氮法和光谱法,适用于各类食品样品的前处理与计算要求。
GB/T 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基于凯氏定氮原理,详细描述样品消化、蒸馏和滴定步骤,确保结果与营养标签一致。
ASTM E1899-2013《生物分析方法验证标准指南》:提供蛋白质定量方法验证的通用原则,涵盖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评估,适用于实验室质量控制。
ISO 13903:2005《动物饲料 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测定》:针对饲料样品,规定蛋白水解和色谱分析流程,确保动物营养评估准确性。
GB/T 14771-201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中国标准,兼容多种检测技术,强调样品均质化和空白对照设置,减少系统误差。
ISO 20483:2013《谷物与豆类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专门用于谷物样品,要求使用系数转换氮含量为蛋白值,保证农作物品质比较。
EP 2.5.33《欧洲药典 蛋白质含量测定》:药典标准,规范生物药品中蛋白的紫外吸收或Lowry法检测,确保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
AOAC 984.1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国际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方法,适用于多种食品矩阵,注重实验室间验证数据。
检测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测量蛋白质在280nm处的紫外吸收值定量浓度,基于酪氨酸和色氨酸吸光特性,适用于纯净样品快速筛查,避免染色步骤引入误差。
荧光分光光度计:利用蛋白质内源荧光或外源染料发射信号检测低浓度样品,灵敏度高,适用于痕量蛋白分析如细胞因子检测。
酶标仪:高通量微孔板读取设备,可同时处理多个样品的光吸收或荧光信号,用于ELISA或BCA法蛋白定量,提高检测效率。
蛋白质分析仪:专用设备整合比色、滴定或光谱模块,自动化完成样品稀释、反应和计算,减少人为操作变异,保证结果一致性。
高效液相色谱仪:通过色谱柱分离蛋白组分后检测,结合UV或荧光检测器,用于复杂样品中特定蛋白定量,提供高分辨率数据。
近红外光谱仪:基于蛋白分子键合振动吸收进行无损检测,适用于固态或液态样品快速扫描,用于工业在线监测。
毛细管电泳系统:利用电场分离微量样品中的蛋白,检测浓度 via UV吸收,适用于高分辨率纯度分析或生物标志物研究。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氯乙酸残留检测
下一篇:粒径分布筛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