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口水成分迁移物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26  

漱口水成分迁移物检测是针对口腔护理产品中化学成分在模拟口腔环境下向唾液或黏膜迁移行为的系统评估。检测要点包括迁移物的定性定量分析、迁移速率测定、以及潜在健康风险评价。采用标准化测试方法,如体外迁移测试,模拟口腔温度、pH和机械作用,使用色谱、光谱等技术分析酒精、氟化物、防腐剂等关键成分的迁移水平,确保产品安全性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酒精迁移量检测:评估漱口水中乙醇或其他醇类成分在模拟口腔环境下的迁移浓度,通过体外测试确定其释放量是否在安全限值内,避免对口腔黏膜造成过度刺激或干燥效应。

氟化物迁移量检测:测定氟化钠等氟化物成分的迁移水平,监控其防龋齿功效的有效性,同时防止过量迁移导致氟斑牙或其他不良反应,确保使用安全。

防腐剂迁移量检测:分析苯甲酸酯类等常用防腐剂在漱口水中的迁移行为,评估其抗菌效果与生物安全性之间的平衡,防止长期使用积累毒性。

香精迁移量检测:检测合成或天然香精成分的迁移量,确保产品香气持久性的同时,避免迁移物引发过敏反应或口腔不适。

pH值变化检测:监测漱口水在使用过程中模拟口腔液pH值的变化情况,评估产品对口腔酸碱平衡的影响,防止过度酸性或碱性导致黏膜损伤。

迁移动力学检测:研究成分迁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获取迁移速率常数和平衡浓度等参数,用于预测长期使用下的累积风险。

总迁移物检测:定量分析漱口水中所有可迁移成分的总量,综合评估产品的整体迁移潜力,为安全性提供全面数据支持。

特定重金属迁移检测:针对铅、汞等潜在重金属杂质,检测其迁移水平,确保产品不含有害物质,符合重金属限值标准。

迁移物稳定性检测:评估迁移物在储存或使用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防止成分降解产生有害产物,影响产品安全性。

生物可利用性评估:通过体外细胞模型或模拟吸收实验,评估迁移成分的生物可利用度,预测实际使用中的吸收风险和潜在毒性。

检测范围

含酒精漱口水:常见于成人日常护理产品,酒精作为溶剂和抗菌剂,需重点检测其迁移量以防止口腔黏膜干燥或刺激反应。

无酒精漱口水:适用于儿童或敏感人群,以水或甘油为基础溶剂,检测重点转向其他活性成分如氟化物的迁移行为。

儿童漱口水:配方温和且氟化物浓度较低,需特别关注香精和防腐剂的迁移安全性,避免对儿童口腔造成不良影响。

药用漱口水:含有治疗成分如氯己定或西吡氯铵,检测其迁移量和疗效维持时间,确保治疗效果同时避免副作用。

美白漱口水:含有过氧化物或其它美白剂,需检测其迁移量和对牙釉质的潜在影响,防止过度使用导致牙齿敏感。

抗敏感漱口水:含硝酸钾或氯化锶等脱敏成分,检测迁移行为以评估其缓解牙齿敏感的效果和安全性。

天然成分漱口水:以植物提取物如茶树油为主成分,检测天然成分的迁移量和潜在过敏原,确保产品温和无刺激。

漱口水浓缩液:使用时需稀释,检测浓缩状态下各成分的迁移特性,评估稀释后迁移行为的变化。

口腔喷雾剂:使用方式为喷雾,需检测喷雾后成分在口腔内的迁移分布和停留时间,评估其有效性。

牙齿护理液:包括漱口水及其他液体口腔产品,全面评估各类成分的迁移风险,覆盖不同使用场景。

检测标准

ISO 10993-18:2020: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第18部分可沥滤物允许限值的建立,适用于漱口水成分迁移风险评估中的限值设定和数据解释。

GB 4806.1-2016: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可借鉴用于漱口水迁移物检测的总体原则和基本要求,确保产品与口腔接触安全。

ISO 11930:2019:化妆品微生物学评价抗微生物保护,相关迁移物检测可用于评估漱口水的防腐剂迁移和微生物安全性。

ASTM E2149-01:动态接触条件下固定抗微生物剂抗微生物活性测定的标准测试方法,适用于漱口水抗菌成分迁移效果的评估。

GB/T 5009.156-2016: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物检测方法,提供迁移测试的基本流程,可用于漱口水模拟口腔环境的迁移实验设计。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高压泵和色谱柱分离技术,用于漱口水迁移物中各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可准确检测低浓度迁移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气相分离和质谱鉴定功能,用于挥发性成分如酒精和香精的迁移检测,提供精确的分子结构信息和定量数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于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快速检测特定迁移物的浓度,适用于常规筛查和迁移动力学研究。

pH计:配备玻璃电极和温度补偿功能,精确测量模拟口腔液的pH值变化,确保迁移测试条件符合标准口腔环境参数。

恒温振荡器:提供稳定的温度控制和振荡模式,模拟口腔动态条件,用于进行标准化迁移实验,控制成分释放速率。

迁移测试池:专用容器设计用于盛放漱口水和模拟唾液,实现可控的迁移界面测试,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