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微生物DNA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26  

保健食品微生物DNA检测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产品中微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确保其安全性及合规性。检测重点包括病原微生物鉴定、转基因成分筛查及物种真实性验证,采用高通量测序、PCR等标准方法,客观评估保健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风险与成分真实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细菌DNA定性检测: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目标细菌的保守基因序列,用于鉴定保健食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确保产品无微生物污染风险,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

真菌DNA定量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精确测定样品中霉菌、酵母菌等真菌的DNA拷贝数,评估保健食品在生产存储过程中的真菌污染程度,防止变质及毒素产生。

乳酸菌物种鉴定: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比对,准确识别保健食品中添加的乳酸菌属种,验证产品标示菌种与实际一致性,避免虚假宣传及菌株误用。

转基因成分筛查:通过检测外源基因序列如CaMV 35S启动子,判断保健食品是否含有未经批准的转基因微生物原料,确保符合各国转基因食品法规要求。

病毒核酸检测:针对诺如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食源性病毒设计探针,提取RNA后逆转录PCR扩增,监控原料或成品中病毒污染,预防食源性疾病传播。

益生菌活菌数分子计数:利用荧光染料结合PCR技术区分活死菌DNA,间接计算保健食品中益生菌的存活数量,替代传统培养法提高效率与准确性。

微生物代谢产物基因检测:检测特定基因如毒素合成基因,间接评估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存在风险,例如黄曲霉毒素相关基因筛查,提前预警潜在毒性物质。

物种源性成分验证:通过DNA条形码技术分析线粒体基因序列,鉴别保健食品中动植物原料的真实来源,防止掺杂掺假如廉价物种替代名贵药材。

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扩增微生物携带的耐药基因如blaTEM,评估保健食品中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扩散风险,尤其针对益生菌产品的安全性监控。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复合保健食品中所有微生物的DNA序列,全面评估菌群结构变化,指导生产工艺优化与稳定性控制。

检测范围

益生菌胶囊与片剂:含有活性微生物的固态保健食品,需检测菌种真实性、活菌数及污染菌DNA,确保菌株存活率与无杂菌污染,维持肠道健康功能。

酵素液体饮料:通过发酵工艺制成的液态产品,易受酵母菌或杂菌污染,需监控发酵菌种DNA一致性及致病微生物核酸,保证发酵过程安全可控。

螺旋藻粉状补充剂:藻类原料可能携带蓝藻毒素基因或重金属富集微生物,DNA检测用于鉴定物种纯度及毒素产生潜力,避免健康风险。

蜂胶提取物软胶囊:动植物源性保健食品需验证成分真实性,如检测蜜蜂源性DNA防止掺假,同时筛查微生物污染基因,确保产品无菌化生产。

中药复方颗粒剂:含多种药材的保健食品,通过DNA条形码技术鉴定人参、灵芝等贵重成分真伪,并检测发酵过程中引入的微生物基因残留。

胶原蛋白肽粉:动物源性蛋白产品需检测物种来源如猪牛胶原DNA,避免过敏原交叉污染,同时监控生产环境中微生物DNA污染指标。

维生素矿物质合剂:虽以化学成分为主,但可能添加微生物发酵生产的维生素如B12,需检测生产菌种DNA确保无基因修饰或污染。

运动营养蛋白棒:高蛋白环境易滋生细菌,需检测沙门氏菌等病原菌DNA,并结合物种DNA验证乳清蛋白或大豆蛋白原料真实性。

儿童益生菌滴剂:针对婴幼儿群体,需严格检测致病菌DNA如克罗诺杆菌,并验证益生菌菌株DNA与宣称一致,保证剂型安全与有效性。

海洋鱼油胶囊:水产源性产品可能携带海洋特异微生物,DNA检测用于筛查弧菌等致病菌基因,同时验证鱼种DNA防止原料替代欺诈。

检测标准

ISO 22174:2005《食物链微生物学-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原微生物-通用要求与定义》:规定保健食品DNA检测中PCR方法的样本处理、引物设计及结果判读通用准则,确保微生物核酸扩增的重复性与特异性。

GB 4789.36-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中国国家标准明确乳酸菌DNA鉴定方法,包括基因组提取、PCR扩增及电泳验证步骤,适用于益生菌保健食品的菌种合规性评估。

ISO 20836:2021《微生物学-食物链-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性能特征要求》:规范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微生物DNA定量中的应用参数,如扩增效率与检出限,提升保健食品病原菌检测准确性。

GB/T 38164-2019《常见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针对保健食品中牛羊猪等动物成分的DNA检测标准,通过种属特异基因标记验证原料真实性,防止标签误导。

AOAC Official Method 2014.05《实时PCR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国际公认标准提供沙门氏菌DNA提取与扩增流程,适用于保健食品原料的快速病原筛查,缩短检测周期。

GB 4789.40-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克罗诺杆菌检验》:规定婴幼儿保健食品中克罗诺杆菌的DNA分子检测方法,包括基因探针设计与阳性对照设置,确保高风险产品安全。

ISO 21569:2005《食物链微生物学-核酸检测方法-性能特征验证协议》:涵盖DNA测序与杂交技术的验证要求,用于保健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开发与确认,保证结果可靠性。

GB/T 35882-2018《灵芝产品中灵芝物种鉴定 DNA分子标记法》:专门针对灵芝类保健食品的DNA条形码检测标准,通过JianCe序列比对鉴定物种,维护市场公平性。

ISO 22949:2021《分子生物学分析用术语和定义》:统一保健食品DNA检测涉及的核酸提取、扩增等术语,促进实验室间结果比对与标准化操作。

GB 4789.42-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诺如病毒检验》:规范病毒RNA提取与RT-PCR检测流程,适用于液态保健食品中诺如病毒核酸监控,预防病毒污染事件。

检测仪器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具备温控模块与光学检测系统,可实时监测DNA扩增荧光信号,用于保健食品微生物的绝对定量分析,如病原菌拷贝数计算,提升检测灵敏度与效率。

核酸提取纯化系统:通过磁珠或离心柱法自动分离样品中DNA/RNA,去除保健食品中抑制剂如多糖多酚,确保后续PCR反应模板纯度,减少假阴性结果。

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结合电泳槽与紫外透射仪,可视化分离PCR产物条带,用于保健食品微生物DNA的定性验证与片段大小判断,辅助结果确认。

高通量测序平台:采用边合成边测序技术并行解读数百万条DNA序列,适用于保健食品微生物群落全景分析,鉴定未知菌种与基因功能,支持深度安全评估。

生物分析仪:基于微流控芯片自动化检测核酸浓度与完整性,快速评估保健食品DNA提取质量,优化检测前处理步骤,保证数据可靠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