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再生料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3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化学成分定量分析:采用光谱或色谱技术测定再生料中主要元素与化合物含量,确保材料成分符合特定应用要求,避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超标影响安全性。
杂质含量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或过滤分离方法识别再生料中非均相杂质,如金属碎片、灰尘或异物,评估材料纯度以防止加工设备损坏或最终产品缺陷。
热稳定性测试:利用热重分析仪监测再生料在升温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确定材料分解温度与热失重行为,评估其在高温应用中的耐久性与安全性。
机械性能评估:通过拉伸试验机测量再生料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参数,模拟实际使用中的受力条件,确保材料机械性能满足行业标准要求。
密度测定:使用密度计或浮力法精确计算再生料的质量与体积比值,鉴别材料类型一致性,避免密度差异导致加工问题或产品性能波动。
熔融指数测试:在标准温度与负荷下测量再生热塑性塑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反映材料加工流动性,为注塑或挤出工艺提供关键参数依据。
颜色一致性检测:借助色差仪量化再生料表面颜色与标准样品的差异,控制批次间色差范围,保障最终产品外观质量与品牌一致性。
水分含量分析:采用卡尔费休法或干燥失重法测定再生料中水分比例,防止水分过高引起加工气泡、降解或机械性能下降问题。
重金属含量检测: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定量分析再生料中铅、镉等重金属元素浓度,确保材料符合环保法规限制,避免对健康与环境造成风险。
挥发性有机物筛查: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识别再生料中易挥发有机化合物,评估材料在储存或使用过程中释放气体的潜在危害。
检测范围
再生塑料颗粒:来源于回收瓶、包装膜等塑料制品的再加工材料,需检测成分一致性、杂质含量与熔融性能,确保适用于注塑或吹塑成型工艺。
再生金属碎片:从废旧电器或工业废料中回收的金属材料,检测重点包括合金元素比例、氧化物夹杂与密度,保障重熔后金属制品力学性能。
再生橡胶制品:如轮胎再生胶或密封件材料,需分析硫化程度、填充剂含量与老化指标,评估其弹性恢复与耐磨性是否满足二次应用要求。
再生纸张材料:由废纸制成的纸浆或成品纸,检测项目涉及纤维长度、灰分含量与吸水性,确保印刷适性与强度符合包装或文化用纸标准。
再生纺织品纤维:来自服装或纺织废料的再生纤维,需测试成分纯度、色牢度与拉伸强度,防止杂质影响纺纱或染色工艺质量。
再生建筑材料:如再生骨料或复合板材,检测重点包括颗粒级配、有害物质渗出与抗压强度,保障建筑结构安全与环保合规性。
再生电子废弃物:从废旧电路板或外壳中提取的塑料或金属,需筛查溴化阻燃剂、重金属残留,避免有毒物质在再利用过程中释放。
再生汽车零部件:如再生保险杠或内饰材料,检测要求涵盖抗冲击性、耐候性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确保车辆安全与室内空气质量。
再生包装材料:包括再生塑料薄膜或纸制包装,需评估卫生指标、阻隔性能与机械强度,防止污染内容物或运输破损问题。
再生化工产品:如回收溶剂或催化剂,检测项目涉及纯度、杂质谱与反应活性,保障化学过程效率与最终产品质量稳定性。
检测标准
ASTM D7209-2016《标准指南用于再生塑料的特征描述》:提供了再生塑料成分检测的通用框架,包括样品制备、测试方法选择与数据解释指南,适用于多种聚合物材料的质量评估。
ISO JianCe69:2016《塑料的识别与标记》:规定了塑料材料包括再生料的标识要求,辅助成分检测中快速分类,确保检测流程与全球标准接轨。
GB/T 16288-2008《塑料制品的回收标志》:中国国家标准明确再生塑料标识规则,为成分检测提供分类依据,促进回收材料追溯与质量管控。
ASTM D5576-2013《再生聚烯烃规范的标准指南》:针对再生聚烯烃材料设定成分、性能与杂质限值,指导检测机构评估材料是否适合特定应用领域。
ISO 15270:2008《塑料废弃物的回收指南》:涵盖再生料检测的整体要求,包括化学成分分析与环境安全评估,推动循环经济中材料标准化处理。
GB/T 39199-2020《再生塑料颗粒》:中国国家标准规定再生塑料颗粒的检测项目与方法,如杂质含量与熔融指数,确保材料质量可控。
ASTM E1613-2014《废弃物中重金属检测的标准测试方法》:适用于再生料中重金属元素分析,提供光谱或色谱技术细节,保障检测结果准确性。
ISO 11885:2007《水质中元素的测定》:虽聚焦水质,但其元素分析原理可适配再生料检测,用于筛查材料中有害物质迁移风险。
GB/T 23989-2009《塑料中水分含量的测定》:规定卡尔费休法等水分检测流程,为再生塑料干燥工艺提供数据支持,防止加工缺陷。
ASTM D883-2023《塑料相关术语的标准定义》:统一再生料检测中术语使用,避免歧义,提升检测报告的专业性与可比性。
检测仪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利用红外吸收光谱识别再生料中化学键与官能团,快速定性分析材料成分类型,鉴别聚合物种类或添加剂残留。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分离与检测功能,分析再生料中挥发性有机物或增塑剂含量,提供高灵敏度定量数据,评估材料环境安全性。
热重分析仪:监测再生料在可控温度下的质量变化,测定热稳定性与分解特性,用于预测材料在高温应用中的寿命与行为。
扫描电子显微镜:通过高分辨率成像观察再生料表面形貌与微观结构,检测杂质分布或缺陷,辅助评估材料均匀性与加工适应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再生料溶液或薄膜的光吸收特性,定量分析特定成分浓度,如染料或稳定剂,确保颜色或性能一致性。
原子吸收光谱仪:专用于重金属元素检测,通过原子化样品测量特征吸收,精确量化再生料中铅、镉等有害物质,保障环保合规。
熔融指数仪:在标准条件下测定热塑性再生料的熔体流动速率,评估加工流动性,为挤出或注塑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压缩或弯曲测试,获取再生料机械性能数据,如强度与韧性,模拟实际负载条件验证材料可靠性。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采用电化学方法精确测量再生料中水分含量,防止水分影响材料加工稳定性与最终产品性能。
密度梯度柱:通过浮力原理测定再生料密度,快速区分材料类型或检测填充剂含量,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初步筛查。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安全帽耐磨耗性检测
下一篇:漆膜剥离强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