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稳定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30  

蛋白质稳定性检测是评估蛋白质在环境因素如温度、pH、机械应力等影响下维持其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过程,涉及热变性、聚集、溶解度等关键参数的测定。检测需遵循标准化方法,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为生物制药、食品科学等领域提供质量控制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热稳定性检测:通过监测蛋白质在升温过程中的构象变化,测定变性温度和热力学参数,评估蛋白质对高温的耐受性,为制剂开发和储存条件优化提供科学数据。

pH稳定性检测:评估蛋白质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稳定性变化,检测构象转变或沉淀行为,确定最适pH范围,确保蛋白质在应用环境中的功能性。

化学变性剂稳定性检测:利用尿素或盐酸胍等变性剂诱导蛋白质去折叠,监测荧光或圆二色信号变化,量化蛋白质对抗化学变性的能力。

氧化稳定性检测:模拟氧化应激条件,检测蛋白质中甲硫氨酸或半胱氨酸残基的氧化程度,评估抗氧化添加剂的有效性。

机械应力稳定性检测:通过涡旋或剪切装置施加机械力,监测蛋白质聚集或断裂,评估其在加工或运输过程中的物理稳定性。

冻融稳定性检测:进行多次冻融循环,检测蛋白质溶解度、活性和聚集状态变化,为低温储存方案提供依据。

光照稳定性检测:暴露于特定波长光照下,评估蛋白质光降解产物和活性损失,确定光保护措施的必要性。

聚集倾向检测:使用动态光散射或显微镜技术监测蛋白质寡聚体或纤维形成,预测长期储存中的稳定性风险。

溶解度检测:测定蛋白质在缓冲液中的饱和浓度和沉淀点,评估制剂配方对溶解行为的优化效果。

二级结构稳定性检测:通过圆二色谱或红外光谱分析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变化,量化环境因素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检测范围

单克隆抗体药物:用于治疗癌症或自身免疫疾病的生物制剂,需评估其在高浓度制剂中的聚集和降解稳定性,确保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重组蛋白 therapeutics: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治疗性蛋白质,如胰岛素或生长因子,检测其在不同pH和温度下的活性保持能力。

酶制剂:应用于工业催化或诊断试剂的酶类,需评估其操作稳定性和半衰期,优化使用条件。

疫苗产品:包括亚单位或mRNA疫苗中的蛋白质成分,检测其冻干或液体制剂的长期储存稳定性。

诊断试剂蛋白质:用于免疫测定的抗原或抗体,评估其反复冻融或光照下的信号一致性。

食品蛋白质添加剂:如乳清蛋白或大豆蛋白,检测其在加工热处理或储存中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变化。

化妆品生物活性蛋白:应用于护肤品的胶原蛋白或肽类,评估其pH和防腐剂条件下的稳定性。

工业用酶:用于纺织品或洗涤剂行业的蛋白酶,检测其在高机械应力环境下的活性维持。

研究用重组蛋白:实验室表达的标记蛋白质,需验证其纯化后的构象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生物传感器蛋白元件:集成于检测设备的蛋白质探针,评估其操作温度和缓冲液条件下的响应稳定性。

检测标准

ICH Q1B 光稳定性测试指导原则:规定药物产品在受控光照条件下的测试方法,适用于蛋白质制剂的光降解评估,确保标签存储要求。

ICH Q5C 生物技术产品质量稳定性测试:提供生物制品如蛋白质药物的稳定性测试框架,包括温度、湿度和时间因素的综合评估。

USP 〈1047〉 基因治疗产品稳定性测试:美国药典章节,涵盖病毒载体或蛋白质组分的稳定性指南,强调实时和加速测试条件。

ISO 10993-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国际标准涉及蛋白质涂层或植入材料的稳定性测试,评估生物相容性相关参数。

GB/T 16886-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国家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对应ISO 10993,规范蛋白质基材料的稳定性测试要求和安全阈值。

ASTM E2500-20 制药过程验证标准: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指导蛋白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验证协议。

ISO 13408-1 无菌加工指南:涉及蛋白质制剂在无菌条件下的稳定性监测,确保产品无菌性和完整性。

EP 5.2.1 欧洲药典蛋白质稳定性测试:欧洲药典章节,规定蛋白质药物的强制降解和加速测试方法。

检测仪器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蛋白质在升温过程中的热流变化,精确测定变性温度和焓变,用于评估热稳定性和构象转变。

圆二色谱仪:通过分析蛋白质的圆二色性信号,监测二级结构如α-螺旋含量变化,量化环境因素对构象稳定性的影响。

荧光光谱仪:利用内源荧光探针如色氨酸,检测蛋白质折叠状态和聚集行为,提供高灵敏度稳定性指标。

动态光散射仪:测量蛋白质在溶液中的粒径分布和扩散系数,评估聚集倾向和胶体稳定性,适用于高通量筛选。

高效液相色谱仪:通过色谱分离技术分析蛋白质降解产物或聚集体,定量测定纯度和稳定性参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监测蛋白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变化,评估溶解度、浓度或光降解程度。

等温滴定量热仪:测量蛋白质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热效应,评估结合稳定性,为制剂优化提供热力学数据。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