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性能高温循环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03  

电池性能高温循环检测是评估电池在高温环境下循环使用稳定性的关键测试方法。该检测通过模拟高温条件,监测电池的容量衰减率、内阻变化、循环寿命等核心参数,以验证电池的热稳定性和可靠性。检测要点包括温度控制精度、循环协议设定、性能数据采集与分析,确保测试过程符合标准规范,结果准确可重复。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高温循环寿命测试:通过在高温度环境下对电池进行多次充放电循环,记录电池容量降至初始容量特定百分比(如80%)时的循环次数,评估电池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确保测试结果反映实际应用场景。

容量衰减率检测:监测电池在高温循环过程中容量的逐渐下降趋势,计算每个循环周期的容量损失百分比,用于分析电池材料的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的退化机制。

内阻变化监测:在高温循环测试中定期测量电池的内阻值,观察内阻随循环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评估电池内部界面阻抗和欧姆电阻的增长情况。

高温自放电测试:将电池置于高温环境中进行静置,测量其电压和容量的自发性损失速率,用于判断电池在高温下的存储稳定性和电荷保持能力。

热失控安全性评估:通过模拟高温循环过程中的异常条件,如过充或短路,监测电池温度上升速率和热失控起始点,评估电池的安全性能。

循环效率计算:计算电池在高温循环中充放电能量的比值,分析能量转换效率的变化,用于评估电池的能效表现和能量损失情况。

电压平台稳定性检测:观察电池在高温循环放电过程中的电压曲线平台,检测电压波动和平台持续时间,评估电池工作电压的稳定性。

高温存储性能测试:将电池在高温环境下存储一定时间后,进行循环测试,比较存储前后性能参数,分析高温存储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倍率性能高温循环测试:在不同充放电倍率下进行高温循环,评估电池在高倍率条件下的循环稳定性和功率输出能力。

循环后解剖分析:对完成高温循环测试的电池进行拆解,检查电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的状态,分析失效模式和降解机理。

检测范围

锂离子动力电池: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辆,高温循环检测评估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车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

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存储和电网调峰系统,检测其在高温条件下的循环寿命和容量保持率,保证长期运行性能。

镍氢可充电电池:常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和便携式设备,高温循环测试验证其在高温度下的循环耐久性和自放电特性。

铅酸启动电池:用于汽车启动和备用电源系统,检测高温循环下的容量衰减和内阻变化,评估其在极端温度下的可靠性。

固态锂金属电池:作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高温循环检测评估其界面稳定性和循环性能,推动技术成熟化。

消费电子用聚合物电池: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高温循环测试确保其在高温使用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寿命。

航空航天用高倍率电池:用于航空器和卫星电源系统,检测高温循环下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和热稳定性,满足苛刻环境要求。

医疗设备用高可靠性电池:应用于植入式设备和诊断仪器,高温循环检测验证其在高温下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电动汽车用电池包:集成多个电池模块,高温循环测试评估整个电池包在高温环境下的整体性能一致性热管理效果。

可再生能源存储系统:包括大型电池阵列,高温循环检测分析系统在高温条件下的循环效率和寿命,优化储能设计。

检测标准

IEC 62660-1:2018《电动道路车辆用二次锂离子电池 第1部分:性能测试》:规定了锂离子电池在高温等条件下的循环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循环寿命和容量衰减评估,确保测试结果可比性。

GB/T 31467.3-2015《锂离子电池包和系统测试规程 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中国国家标准,涵盖电池包在高温循环下的安全性能测试,如热失控和循环稳定性验证。

JianCe 1642《锂离子电池标准》:美国安全标准,包括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循环测试要求,评估电池的电气和机械安全性。

ISO 12405-1:2011《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电池测试规范 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国际标准,提供高温循环测试指南,用于评估电池在高功率条件下的循环性能。

ASTM E1450-2016《电池循环寿命测试的标准指南》:美国材料测试协会标准,概述电池在高温等环境下的循环测试程序,确保测试方法标准化。

GB/T 18287-2013《移动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中国国家标准,规定消费电子电池的高温循环测试要求,包括容量和循环寿命指标。

IEC 61960-3:2017《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第3部分:便携式设备用锂离子电池》: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涵盖高温循环测试方法,用于评估便携式电池的耐久性。

SAE J2929《电动车辆电池安全标准》:汽车工程协会标准,包括电池系统在高温循环下的安全性能测试协议。

ISO 16750-4:2010《道路车辆 电气和电子设备环境条件 第4部分:气候负荷》:提供高温环境下的电池测试条件,用于循环性能评估。

GB/T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中国国家标准,规定高温试验方法,适用于电池循环检测的温度控制部分。

检测仪器

高温循环测试箱:提供稳定的高温环境,温度范围可从室温至150°C,用于模拟电池在高温下的循环工况,确保测试条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具备高精度电流和电压控制功能,可编程循环协议,用于执行电池的充放电循环并记录性能数据,支持高温环境下的长期测试。

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多通道数据记录功能,实时采集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参数,用于高温循环过程中的性能监测和数据分析。

热成像仪:通过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监测电池表面温度分布,用于检测高温循环中的热点和热失控迹象,增强安全性评估。

内阻测试仪:采用交流阻抗法或直流脉冲法测量电池内阻,用于高温循环中内阻变化的精确监测,评估电池健康状态。

环境模拟室:可控制温度、湿度和气压,模拟多种环境条件,用于电池在高温循环下的综合性能测试,扩展检测范围。

循环寿命测试机:专用设备,自动化执行多次循环,配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用于高温下的长期循环耐久性评估。

安全性能测试仪:集成过充、短路等保护功能,用于高温循环中安全参数的测试,确保电池在异常条件下的稳定性。

电化学工作站:提供精确的电化学测量功能,如循环伏安法和阻抗谱,用于高温循环后电池界面特性的分析。

温度控制单元:精确调节测试环境的温度,波动范围小于±1°C,用于高温循环检测的温度稳定性保障,提高测试可重复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