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真实性鉴别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03  

食品真实性鉴别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质量的关键技术,通过科学方法验证食品的产地、成分、加工工艺等信息的真实性。检测要点包括样品采集、前处理、仪器分析、数据解析等环节,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该检测涉及多种分析技术和标准方法,旨在防止食品欺诈,保护消费者权益。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产地溯源检测:通过分析食品中的稳定同位素比率和微量元素组成,确定食品的地理来源,确保产地标注的真实性,防止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

成分分析检测: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食品的主要成分含量,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验证成分是否符合标签声明,防止成分虚标。

掺假物质检测:检测食品中是否添加了未经许可的物质,如三聚氰胺或苏丹红,确保食品纯净,防止有害物质危害健康。

基因溯源检测:通过DNA分析技术鉴定食品的物种来源,如肉类物种鉴定,防止以次充好和物种混淆问题。

加工方式鉴别:分析食品的物理化学特性,判断其加工工艺,如是否经过辐照或巴氏杀菌,确保加工过程符合标准。

新鲜度检测:评估食品的新鲜程度,通过微生物指标和酶活性测定,防止过期食品流通和变质问题。

添加剂检测: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确保符合国家标准,防止滥用添加剂影响食品安全。

有机认证检测:验证食品是否真正符合有机生产标准,检测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确保有机标签的真实性。

过敏原检测:检测食品中常见过敏原的存在,如花生或牛奶成分,确保标签准确,防止过敏风险。

包装材料检测:分析食品包装材料的成分,防止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影响食品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检测范围

肉类产品:包括牛肉、猪肉和禽肉等,检测其物种真实性、产地和是否掺假,确保产品质量和标签准确。

乳制品:如牛奶、奶酪和酸奶,检测成分、添加剂和新鲜度,防止掺水和虚假宣传。

食用油:如橄榄油、花生油和菜籽油,检测是否掺假或氧化程度,确保油品纯度和安全性。

谷物产品:如大米、小麦和玉米,检测产地、品种和是否霉变,防止以次充好和污染问题。

水产品:如鱼类、虾类和贝类,检测物种、新鲜度和重金属污染,确保来源真实和食用安全。

果蔬产品:检测农药残留、新鲜度和产地,防止虚假有机认证和变质销售。

饮料:如酒类、果汁和碳酸饮料,检测成分、添加剂和真实性,防止掺假和标签错误。

调味品:如酱油、醋和味精,检测成分和是否掺假,确保调味品纯度和质量标准。

蜂蜜产品:检测是否掺糖、产地和花粉分析,防止虚假天然蜂蜜流入市场。

保健品:检测成分、功效物质和是否虚假宣传,确保保健品真实性和安全性。

检测标准

ISO 17605:2016 食品真实性 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食品真实性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为检测提供统一标准,确保术语一致性。

GB/T 31122-2014 食品真实性鉴别技术规范: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真实性鉴别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确保检测过程规范。

ISO 22000:201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框架,可用于支持食品真实性检测的整体控制。

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量和要求,为添加剂检测提供依据。

ISO 17025:2017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确保实验室在食品真实性检测中具备可靠的技术能力。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用于分离和鉴定食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掺假物质和污染物,提供高灵敏度和准确性,确保分析结果可靠。

液相色谱仪:用于分析食品中的非挥发性成分,如添加剂和农药残留,通过色谱分离和检测器鉴定,确保成分检测全面。

核磁共振仪:通过分析食品的分子结构,鉴别成分和真实性,如橄榄油的掺假检测,提供非破坏性分析手段。

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量食品中稳定同位素的比率,用于产地溯源和真实性鉴别,确保地理来源准确。

实时荧光PCR仪:用于DNA分析,快速检测食品的物种来源和转基因成分,确保基因层面真实性鉴别。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