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地织物小火源GB/T11785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04  

GB/T11785标准规定了铺地织物在小火源条件下的燃烧性能检测方法,采用辐射热源法评估材料的临界辐射通量、燃烧长度等关键参数。检测过程严格控制火源强度、试样放置及环境条件,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为铺地材料的防火安全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临界辐射通量测定:测量铺地织物在辐射热源作用下开始持续燃烧所需的最小热通量值,该参数直接反映材料的阻燃性能等级,是评估火灾安全性的核心指标。

燃烧长度测量:记录试样在标准火源条件下燃烧后的碳化或损坏长度,用于量化火焰传播范围,判断材料的抗火蔓延能力。

火焰传播时间记录:监测从火源点燃到火焰沿试样表面传播至特定距离所需的时间,评估材料在火灾初期的阻燃效果。

质量损失率计算:通过称量试样在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计算质量损失百分比,反映材料的热分解程度和燃烧稳定性。

热释放速率测定:测量单位时间内材料燃烧释放的热量值,用于评估火灾强度和发展趋势,是防火设计的重要参数。

密度评估:分析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浓度,通过光透射率变化判断材料对视线遮挡的影响,关联人员逃生安全。

燃烧产物气体分析:检测燃烧释放的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评估材料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性。

试样预处理程序:对铺地织物进行温湿度平衡、清洁等预处理,确保测试前试样状态一致,消除外部因素干扰。

测试环境温湿度控制:维持实验室恒温恒湿条件,避免环境波动对燃烧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保证数据可比性。

数据采集与处理:使用自动化系统记录燃烧过程中的多项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生成标准化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

机织地毯:由经纬纱线交织制成的铺地材料,常用于家居和商业场所,其燃烧性能影响火灾蔓延速度。

簇绒地毯:通过簇绒工艺将纤维固定于基布上的铺地织物,需评估其在小火源下的阻燃特性以确保安全。

针刺地毯:采用针刺技术制成的非织造铺地材料,适用于高人流区域,检测可验证其防火等级

橡胶地板:以橡胶为主要成分的弹性铺地材料,多用于体育场馆,需测试其临界辐射通量以符合安全标准。

聚氯乙烯地板革:PVC基铺地覆盖物,广泛用于室内装修,燃烧性能检测防止火灾快速扩散。

木质复合地板覆盖层:表面为木质材料的铺地织物,检测其在小火源下的燃烧行为,避免助长火势。

合成纤维铺地材料:由涤纶、尼龙等合成纤维制成,需评估火焰传播特性以满足建筑防火要求。

公共场所铺地织物:如酒店、商场等高频使用区域的地面覆盖物,检测确保火灾发生时能有效抑制燃烧。

交通工具内饰铺地: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内部铺地材料,测试其阻燃性能以提升乘客安全性。

工业用防静电铺地材料:特殊环境如电子厂房使用的铺地织物,需同时满足防静电和防火检测要求。

检测标准

GB/T11785-2005《铺地材料燃烧性能的测定 辐射热源法》: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采用辐射热源评估铺地织物小火源燃烧性能的方法,包括试样制备、测试条件和结果判定。

ISO 9239-1:2002《铺地材料燃烧性能测定 第1部分:辐射热源法》:国际标准提供铺地材料临界辐射通量等参数的测试流程,确保全球检测结果一致性。

ASTM E648-2019《铺地材料临界辐射通量的标准测试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详细规定了辐射热源测试设备和程序,用于评估材料阻燃等级。

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中国标准对铺地材料进行燃烧性能分级,为防火设计提供依据。

EN 13501-1《建筑产品燃烧性能分类》:欧洲标准体系,包含铺地材料的燃烧性能测试和分类方法,适用于出口产品检测。

检测仪器

辐射热源装置:产生可控辐射热流的设备,模拟小火源条件,用于施加标准热通量至铺地织物试样,触发燃烧反应。

热通量传感器:测量辐射热通量值的仪器,精度高,确保测试过程中热源强度稳定,避免数据偏差。

数据记录仪:自动化采集燃烧过程中的时间、温度、长度等参数,实时存储数据,便于后续分析处理。

试样固定架:专用支架用于固定铺地织物试样,保持特定角度和位置,保证测试条件一致性。

环境控制箱:维持测试环境温湿度恒定的装置,消除外部波动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