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耐香烟灼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05  

表面耐香烟灼烧检测是评估材料表面抵抗香烟燃烧引起的热损伤能力的专业化测试方法。该检测通过模拟香烟与材料接触的实际工况,测定灼烧时间、炭化面积、质量损失率等关键参数,以验证材料的防火安全性能。检测过程需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并依据标准化的测试程序与仪器操作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灼烧时间测定:测量香烟接触材料表面至灼烧现象停止的持续时间,用于评估材料抵抗持续热源的能力,时间越长表明耐灼烧性能越优异。

炭化长度测量:量化灼烧后材料表面形成的炭化区域最大长度,反映热损伤扩散范围,炭化长度小代表材料抗热降解性能良好。

灼烧深度评估:通过截面切割或显微观察测定灼烧穿透材料的垂直深度,用于分析材料的隔热效能与结构完整性损失程度。

余焰时间记录:监测灼烧停止后材料表面是否产生明火及其存续时间,评估材料在移开火源后的续燃倾向与火灾风险。

余烬时间观察:记录灼烧后材料表面阴燃余烬的存留时间,判断材料是否易发生自持燃烧,影响使用安全性。

质量损失计算:利用精密天平称量灼烧前后试样的质量差异,计算质量损失百分比,间接反映材料的热分解与挥发程度。

表面形貌分析:采用显微技术观察灼烧区域形貌变化,如裂纹、熔融或起泡,评估材料热稳定性与表面劣化情况。

热释放率测试:测量灼烧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材料释放的热量值,用于火灾危险性评估,热释放率低表示材料防火性能优越。

烟雾产生量测定:收集灼烧试验中产生的烟雾颗粒,通过光透射法量化烟雾密度,分析材料发烟特性对能见度的影响。

毒性气体分析:使用气体检测装置分析灼烧释放的气体成分,如一氧化碳、氰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确保材料符合健康安全标准。

检测范围

家具表面材料:包括沙发、床垫等软体家具的纺织或皮革覆层,需抵抗意外香烟掉落引发的灼烧,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汽车内饰材料:应用于座椅、门板、顶棚等部位的合成革或织物,在密闭车厢环境中需具备高耐灼烧性以保障乘客安全。

建筑材料表面:如墙纸、地板覆盖层、隔热板材等,在建筑火灾场景中需延缓火势蔓延,减少烟雾与毒性气体释放。

纺织品制品:涵盖服装、窗帘、地毯等日常用品,通过耐香烟灼烧测试避免接触火源时快速燃烧引发危险。

塑料制品外壳: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等塑料外壳材料,评估其遇热时的抗熔滴与阻燃性能,防止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涂层防护材料:金属或木材表面的防腐、装饰涂层,测试其耐热性与抗炭化能力,确保涂层在高温下不失效。

航空航天内饰:飞机客舱座椅、侧壁板等轻质复合材料,需满足严格防火标准,防止空中火灾事故扩大。

儿童产品表面:玩具、婴儿床等儿童接触频繁的部件,通过检测确保材料在意外火源下不产生剧烈燃烧。

包装防护材料:运输包装中的缓冲、覆膜材料,防止储存运输过程中因外部火源导致内容物损坏或燃烧。

交通运输内饰:火车、船舶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内部装饰材料,需通过耐灼烧测试以提升整体防火安全等级。

检测标准

ASTM D4986-20:标准测试方法用于测定多孔聚合物材料在水平位置的燃烧特性,适用于评估表面耐香烟灼烧性能,规范试样制备与测试条件。

ISO 11925-2:2020:国际标准规定产品在直接火焰冲击下的点燃性测试方法,可模拟香烟灼烧场景,明确点火时间与观察指标要求。

GB/T 5455-2014:中国国家标准针对纺织品垂直方向燃烧性能的测定,包含耐香烟灼烧评估流程,定义炭长、余焰时间等参数限值。

GB 8624-2012: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标准,涉及表面燃烧测试方法,为耐香烟灼烧检测提供分级依据与判定准则。

ISO 5657:1997:反应至火测试标准,使用辐射热源评估建筑产品点燃性,部分方法可用于香烟灼烧模拟测试。

ASTM D6413-15:纺织品垂直燃烧特性标准测试方法,规定试样放置与火焰应用程序,适用于织物类材料耐灼烧性能评估。

检测仪器

香烟灼烧测试仪:专用设备模拟香烟燃烧与材料表面接触过程,可精确控制接触压力、时间与角度,用于测定灼烧时间与炭化现象。

热像仪:红外热成像仪器非接触式测量灼烧过程中表面温度分布,识别热点区域,评估热扩散速率与材料耐热极限。

电子天平:高精度称重设备测量灼烧前后试样质量变化,分辨率达0.1毫克,用于计算质量损失率以量化热分解程度。

数码显微镜:放大观测设备提供高分辨率表面形貌图像,分析灼烧后炭化、裂纹等缺陷,支持微观结构评估。

气体分析仪:多组分气体检测装置实时监测灼烧释放的气体浓度,如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评估材料燃烧毒性风险。

数据采集系统:集成传感器与软件的平台连续记录灼烧时间、温度等参数,实现自动化测试流程与数据准确性验证。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