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反式脂肪酸GC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05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总反式脂肪酸含量检测:测定样品中所有反式脂肪酸异构体的总和,通常以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或绝对含量表示,用于评估整体反式脂肪酸摄入风险,为营养标签和健康指导提供基础数据。
单个反式脂肪酸含量检测:针对特定反式脂肪酸异构体(如反式油酸)进行定量分析,识别不同异构体的分布情况,有助于研究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和生物效应。
反式脂肪酸异构体比例检测:分析不同反式脂肪酸异构体之间的相对比例,评估脂肪酸组成的不均匀性,为加工工艺优化和食品安全控制提供依据。
检测限测定:确定方法能够可靠检测出的反式脂肪酸最低浓度,通常以信噪比为基础计算,确保方法在低浓度范围内的灵敏度符合分析要求。
定量限测定:确定方法能够准确定量的反式脂肪酸最低浓度,评估方法在定量分析中的适用性,保证低含量样品的分析准确性。
精密度评估:通过重复性实验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评估方法在相同条件下的重现性,确保分析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准确度验证:采用加标回收率或标准物质对比方式验证测定值与真实值的一致性,确认方法系统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线性范围测试:考察方法在特定浓度区间内的响应线性关系,确定定量分析的动态范围,保证不同含量样品的准确测定。
回收率测定:通过添加已知量反式脂肪酸标准品到样品中,计算回收百分比,评估前处理过程和仪器分析的损失情况。
方法特异性检验:验证方法在复杂基质中区分反式脂肪酸与其他干扰物的能力,确保色谱峰分离度满足定性定量要求。
检测范围
食用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源性油脂,检测其在精炼或氢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反式脂肪酸,评估油脂质量和安全性。
人造黄油和起酥油:应用于烘焙和食品加工的固态油脂,需检测部分氢化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监控加工工艺对健康的影响。
油炸食品:如薯条、炸鸡等高温加工食品,检测反复使用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积累量,指导餐饮业油脂更换频率。
乳制品:包括牛奶、奶酪等动物源性产品,检测天然存在或加工产生的反式脂肪酸,评估膳食摄入风险。
肉制品:如香肠、培根等加工肉类,检测可能因加热或添加油脂引入的反式脂肪酸,确保产品符合营养标准。
烘焙食品:如饼干、蛋糕等使用氢化油脂的制品,检测反式脂肪酸含量,为消费者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零食类食品:包括膨化食品、糖果等,检测其油脂成分中的反式脂肪酸,监控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婴儿配方奶粉:针对婴幼儿特殊膳食需求,检测反式脂肪酸含量,确保产品符合婴幼儿营养安全标准。
营养补充剂:如鱼油胶囊等富含脂肪酸的产品,检测可能存在的反式脂肪酸杂质,保证补充剂纯度。
生物样品:如血液、组织等临床或科研样品,检测反式脂肪酸代谢产物,研究其与健康效应的关联性。
检测标准
ASTM D6852-2017《脂肪和油中反式脂肪酸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规定了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动植物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详细步骤,包括样品制备、色谱条件和结果计算要求。
ISO 15304:2002《动植物油脂 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异构体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方法,适用于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异构体的分离和定量,强调色谱柱选择和校准程序。
GB 5009.1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规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涵盖样品前处理、仪器参数和质量控制措施。
AOAC 996.06《食品中总脂肪、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测定》:提供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色谱分析指南,包括萃取和衍生化步骤,确保方法通用性。
GB/T 22507-2008《动植物油脂 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中国推荐性标准,详细描述油脂样品中反式脂肪酸的色谱分析技术要点和验证要求。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仪:采用毛细管色谱柱和温度程序控制实现复杂混合物分离,在本检测中用于反式脂肪酸异构体的高分辨率分离,确保定性和定量准确性。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基于有机化合物在氢焰中离子化产生电信号的原理,在本检测中作为气相色谱的检测单元,提供高灵敏度响应用于反式脂肪酸定量。
自动进样器:实现样品序列的自动注入和清洗,在本检测中提高进样精度和效率,减少人为操作误差,保证分析重现性。
毛细管色谱柱:采用高极性固定相的长窄管柱,在本检测中优化反式脂肪酸异构体的分离度,缩短分析时间并改善峰形。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集成软件和硬件用于色谱信号采集和积分计算,在本检测中自动处理峰面积和浓度数据,生成检测报告。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灰分残留量检测
下一篇:煤气盲板阀气密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