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值酶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06  

过氧化值酶法检测是一种基于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的生化分析方法,用于定量测定样品中的过氧化物含量。该方法通过酶与过氧化物的特异性反应,生成有色产物,并通过吸光度测量实现定量分析。检测过程需严格控制反应温度、时间和pH值,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适用于油脂、食品等样品的氧化程度评估。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均匀化、溶解和稀释步骤,确保样品代表性并去除杂质,避免干扰酶反应体系,是检测准确性的基础环节。

酶试剂配制:准确称量过氧化物酶和底物试剂,按照标准比例混合,保证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特异性,是检测方法的关键准备步骤。

反应温度控制:通过恒温设备维持反应体系在适宜温度范围内,优化酶活性,避免温度波动导致反应速率变化,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反应时间优化:设定精确的反应持续时间,确保酶催化反应完全进行,时间过短或过长均可能导致测量偏差,需严格计时控制。

pH值调节:使用缓冲液调整反应体系的酸碱度,维持pH在酶最适范围内,保障反应效率,是检测条件标准化的重要方面。

吸光度测量: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反应产物的吸光值,通过分光光度计读取数据,用于计算过氧化物浓度,是定量分析的核心操作。

标准曲线绘制:采用系列浓度标准品进行反应,建立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作为样品定量计算的依据,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空白试验设置:进行无样品对照实验,消除试剂背景干扰,校正测量值,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密度评估:通过重复检测同一样品,计算变异系数,评估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

准确度验证:与参考方法或标准物质对比结果,确定检测方法的偏差范围,保证数据可靠性。

检测范围

食用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源性油脂,过氧化值检测可评估其氧化变质程度,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保质期管理。

动物油脂:如猪油、牛油等动物脂肪制品,检测过氧化值有助于监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防止品质劣变。

乳制品:牛奶、黄油等乳脂类产品,过氧化值升高可能指示脂肪氧化,影响风味和营养价值,需定期检测。

肉制品:火腿、香肠等加工肉类,油脂氧化会导致酸败,检测过氧化值是品质控制的关键项目。

烘焙食品:饼干、蛋糕等含油脂糕点,氧化程度影响口感和货架期,酶法检测提供快速评估手段。

坚果类产品:核桃、杏仁等高油脂坚果,易受氧化影响,检测过氧化值可指导储存条件优化。

饲料原料:动物饲料中的油脂成分,过氧化值检测有助于预防氧化变质,保障饲料安全和动物健康。

化妆品油脂:护肤品类中的油脂基质,氧化可能导致产品变质,检测过氧化值是稳定性测试的一部分。

药品辅料:药物制剂中的油性成分,过氧化值监控可确保药品稳定性和有效性,符合药典要求。

工业润滑油:机械用油脂产品,氧化程度影响润滑性能,检测过氧化值用于预测使用寿命。

检测标准

ISO 3960:2017 动植物油脂 过氧化值的测定: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标准方法,规定了油脂中过氧化值的碘量法测定程序,适用于酶法检测的参考比对。

GB/T 5538-2005 动植物油脂 过氧化值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采用滴定法测定油脂过氧化值,为酶法检测提供基础规范和要求。

AOCS Cd 8b-90 过氧化值测定:美国油化学家协会标准,描述了油脂过氧化值的检测方法,常用于实验室质量控制。

GB 5009.3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包含过氧化值检测方法,适用于食品油脂产品的安全监测。

ISO 27107:2008 动植物油脂 过氧化值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提供替代测定方法,与酶法互补,用于结果验证。

检测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反应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是酶法检测的核心设备,提供定量数据输出,确保检测精度。

恒温水浴锅:提供稳定的温度环境,维持酶反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避免温度波动影响反应速率和结果准确性。

分析天平:精确称量样品和试剂,保证配制准确性,是检测前处理的基础仪器,最小读数可达0.1毫克。

pH计:测量和调节反应体系的酸碱度,优化酶活性条件,是标准化检测的重要工具,具备自动温度补偿功能。

离心机:用于样品前处理中的离心分离,去除固体杂质,提高样品清澈度,确保吸光度测量不受干扰。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