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时效持续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06  

耐火时效持续检测是通过标准化的高温环境模拟,评估材料或构件在火灾条件下保持其预定功能的时间。检测过程涉及精确的温度控制、时间记录和性能观测,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关键要点包括升温曲线的遵循、失效判据的确定以及测试环境的稳定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耐火时间测定:通过记录材料从开始受火到失去特定功能(如完整性或隔热性)的持续时间,评估其耐火极限,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反映实际火灾场景中的性能表现。

温度均匀性检测:监测耐火试验炉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确保炉内温度场符合标准升温曲线要求,避免局部过热或低温导致测试数据偏差。

热通量测量:使用热流传感器测量材料表面接收的热能流量,量化热传递强度,为评估材料隔热性能和耐火时效提供基础数据。

材料变形监测:通过位移传感器或光学设备观测材料在高温下的尺寸变化,检测收缩、膨胀或弯曲等变形行为,判断结构稳定性。

背火面温度检测:在材料非受火面布置热电偶,监测温度上升情况,评估材料隔热性能是否满足标准规定的限值要求。

完整性评估:观察材料在耐火测试过程中是否出现裂缝、孔洞或穿透性开口,使用棉垫或压力差方法验证火焰和热气阻隔能力。

隔热性测试:基于背火面温度数据计算热阻值,判断材料在高温下阻止热传递的效果,确保其能满足防火分隔要求。

承重能力维持检测:对承重构件施加恒定负载,监测其在耐火测试中的变形和失效时间,评估结构在火灾下的支撑性能。

烟雾渗透性检测:利用烟雾发生器或压差设备检查材料在高温下是否泄漏烟雾,评估其密封性能和防火完整性。

冷却阶段性能评估:在耐火测试结束后观察材料冷却过程中的行为,检测是否发生二次失效或性能退化,全面评价耐火时效。

检测范围

建筑防火墙材料:用于建筑物防火分隔的墙体构造,需在标准火灾条件下保持一定时间的完整性和隔热性,防止火势蔓延。

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覆于钢构件表面以提升耐火极限的防护材料,检测其在不同厚度下的发泡和碳化性能,确保钢结构安全。

防火玻璃:应用于建筑门窗的透明防火材料,需测试其在高温下的完整性、隔热性和抗爆裂能力,保障人员疏散。

电缆桥架防火包覆:用于保护电缆通道的防火系统,检测包覆材料在火灾中的耐久性,防止电缆短路引发二次灾害。

通风管道防火阀:安装于通风系统的自动关闭装置,测试其在高温下的动作可靠性和密封性,维持防火分区完整性。

防火门:建筑物出口和分隔用的门体,评估其耐火时效、铰链耐久性及自闭功能,确保紧急情况下有效阻火。

防火卷帘:大型开口处的垂直升降防火设施,检测卷帘在高温下的运行平稳性和隔热性能,适用于商场和车库。

建筑隔墙板:轻质隔墙用防火板材,测试其在不同荷载下的耐火时间,验证组装后的整体防火效果。

船舶防火分隔:船舶舱壁和甲板的防火构造,需满足海事规范,检测其在模拟船舱火灾中的持续耐火能力。

列车内饰材料:铁路车辆内部使用的防火座椅和壁板,评估其耐燃性和烟雾毒性,提升乘客安全性。

检测标准

ASTM E119-22 JianCe Test Methods for Fire Tes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Materials:规定了建筑构件在标准火灾暴露下的耐火测试方法,包括升温曲线、失效判据和报告要求,适用于墙、楼板等元素的评估。

ISO 834-1:2022 Fire resistance tests - Elemen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通用耐火测试标准,定义了温度-时间曲线和测试程序,确保全球测试结果可比性。

GB/T 9978.1-2019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中国国家标准,详细规范了耐火试验的炉体条件、试样制备和测量方法,适用于各类建筑构件。

EN 1363-1:2020 Fire resistance test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欧洲耐火测试基础标准,明确了测试设备校准、环境控制和数据记录流程,支持CE认证。

JianCe 263 JianCe for Fire Tes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Materials:美国保险商实验室标准,侧重于建筑组件的耐火分级,常用于北美市场合规性验证。

BS 476-20:1987 Fire tests on building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 Part 20: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fire resistance of elements of construction:英国标准,提供耐火测试的详细步骤和评价指标,历史悠久的参考依据。

NFPA 251 JianCe Methods of Tests of Fire Resistance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Materials:美国消防协会标准,涵盖多种构件测试方法,强调实际火灾场景模拟。

JIS A 1304:2021 建筑部材の耐火试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规定耐火测试的加热条件和观测要求,适用于亚洲地区产品认证。

AS 1530.4-2014 Methods for fire tests on building materials, components and structures - Part 4: Fire-resistance tests of elemen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澳大利亚标准,注重测试重复性和准确性,用于本地合规评估。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国强制性规范,引用耐火测试要求,指导建筑防火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和构造细节。

检测仪器

耐火试验炉:大型加热设备,可模拟标准升温曲线(如ISO 834),通过燃气或电加热使炉内温度达到1000°C以上,用于承载试样并进行持续耐火测试,是核心加热装置。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基于塞贝克效应的温度测量器件,精度可达±1°C,布置于炉内和试样表面,实时监测温度变化,为耐火时间计算提供数据。

数据采集系统:多通道电子记录设备,采样频率高达100Hz,同步采集热电偶、负载和变形信号,实现测试过程的自动化监控和存储。

热像仪:非接触式红外成像仪器,分辨率可达320x240像素,用于观测试样表面温度分布,辅助检测局部过热或失效点。

负载施加装置:液压或机械加载系统,力值范围0-1000kN,对承重构件施加恒定压力,模拟实际使用条件,评估耐火下的结构性能。

位移传感器:线性可变差分变压器或光学编码器,精度±0.1mm,安装于试样关键点,测量高温下的变形量,判断材料稳定性。

热流计:基于热阻原理的传感器,量程0-50kW/m²,直接测量热通量密度,量化材料隔热性能,补充温度数据。

烟雾检测系统:包括发烟器和光度计,检测烟雾透光率变化,评估材料完整性,防止烟雾泄漏误判。

压力差测量设备:微压计和风机组合,精度±1Pa,维持测试炉与外部压差,模拟火灾气流条件,验证密封性。

冷却水系统:循环水装置,用于试验后快速降温,保护设备并允许重复测试,确保检测效率和安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