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0
红外光谱成分解析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0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官能团识别:通过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位置和强度,识别样品中存在的特定官能团,如羟基、羰基和氨基等,为材料化学结构定性分析提供关键依据。
定量分析:利用红外光谱吸收强度与样品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测定特定成分的含量,适用于多组分体系中的目标物定量检测。
结构解析:结合红外光谱数据与分子振动理论,解析未知化合物的分子骨架和键合方式,辅助确定材料的化学结构信息。
杂质检测:通过比对样品光谱与标准物质光谱,识别并半定量分析材料中的杂质或污染物,确保产品纯度符合要求。
异构体分析:依据不同异构体在红外光谱中的细微差异,区分顺反异构、旋光异构等结构变体,用于立体化学研究。
水分含量测定:利用水分子在红外区域的特征吸收峰,快速测定固体或液体样品中的水分含量,适用于 hygroscopic 材料分析。
聚合物表征: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聚合物的链结构、支化度和端基类型,评估其合成工艺和性能相关性。
药品纯度检验:基于红外光谱对活性药物成分和辅料进行定性鉴别,检测可能存在的降解产物或掺假物质。
食品添加剂分析:识别食品中防腐剂、色素等添加剂的特定红外吸收特征,用于合规性检查和安全性评估。
环境污染物检测:应用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空气、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和挥发性有机物,支持环境监测工作。
检测范围
聚合物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等合成高分子,红外光谱用于分析其化学结构、共聚组成和老化程度。
药品原料:涵盖化学合成药和天然提取物,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身份鉴别、晶型分析和杂质控制。
食品和饮料:应用于油脂、乳制品等食品基质,检测营养成分、 adulteration 和保质期相关变化。
环境样品:包括土壤、水体和大气颗粒物,红外光谱用于定性分析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盐类。
化妆品:针对乳液、膏霜等产品,检测油脂、乳化剂等成分的化学特性及稳定性。
石油化工产品:用于原油、润滑油等样品的组分分析,识别烃类类型和添加剂含量。
纺织品:应用于纤维、染料等材料,通过红外光谱鉴别纤维种类和整理剂残留。
建筑材料:包括涂料、胶粘剂等,检测基材成分和固化反应过程,评估材料性能。
金属表面涂层:针对防腐涂层、镀层等,分析有机涂层化学结构和降解现象。
生物样品:如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红外光谱用于二级结构研究和相互作用分析。
检测标准
ASTM E1252-98(2013)《JianCe Practice for General Techniques for Qualitative Infrared Analysis》:提供了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技术指南,包括样品制备、光谱采集和数据处理方法。
ISO 12099:2017《Animal feeding stuffs - 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metry》:规定了近红外光谱在饲料分析中的应用原则,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GB/T 6040-2019《分子吸收光谱法通则》:中国国家标准,明确了红外光谱分析的一般要求,适用于各类材料的定性定量检测。
GB/T 21186-2007《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详细规定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操作流程和数据分析规范。
ISO 18373-1:2007《Plastics - Analysis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国际标准,阐述了塑料材料红外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ASTM E168-16《JianCe Practices for General Techniques of Infrared Quantitative Analysis》:涵盖了红外定量分析的通用技术,包括校准曲线建立和误差控制。
GB/T 33374-2016《表面活性剂 红外光谱测定法》:专门针对表面活性剂样品的红外光谱检测方法,确保成分分析准确性。
ISO 4655:2020《Rubber - Identification of polymers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提供了橡胶材料中聚合物鉴别的红外光谱标准方法。
ASTM D5477-18《JianCe Practice for Identification of Polymer Layers or Inclusions by Infrared Microspectroscopy》:利用红外显微光谱技术识别聚合物层或夹杂物的标准实践。
GB/T 37967-2019《纳米材料 红外光谱测定方法指南》:针对纳米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提供样品处理和测试指导。
检测仪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用干涉仪和傅里叶变换算法,实现高信噪比和快速全谱扫描,用于精确采集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数据。
衰减全反射附件:基于全反射原理,直接检测液体或固体样品表面红外信号,无需复杂制样,适用于原位分析。
漫反射附件:通过收集粉末样品的散射光,获取其红外光谱信息,主要用于松散材料和非均匀样品的检测。
红外显微镜:结合光学显微镜与红外光谱技术,实现微区成分分析,空间分辨率可达数微米,用于异物鉴定和缺陷分析。
气相色谱-红外联用系统:将气相色谱分离能力与红外检测结合,用于复杂混合物中组分的分离与定性鉴定,提高分析特异性。
热重-红外联用仪:同步监测样品热失重过程与逸出气体的红外光谱,用于材料热分解机理和产物分析。
近红外光谱仪:利用近红外区域的光谱特性,快速进行定量分析,适用于在线检测和过程控制应用。
偏振红外光谱附件:通过偏振光技术研究各向异性材料的分子取向和结构信息,用于聚合物和液晶材料分析。
高温高压原位池:允许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红外光谱检测,模拟实际工况,用于催化反应和材料稳定性研究。
光纤探头附件:采用柔性光纤传输红外光,实现远程或难以触及样品的无损检测,扩展了应用场景。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碳硫高速检测
下一篇:硝态氮亚硝态氮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