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循环耐久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08  

温度循环耐久性检测是一种评估材料或产品在交替高低温环境下耐久性能的专业测试方法。该检测通过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温度波动条件,验证试样在热膨胀、收缩、疲劳等效应下的性能稳定性。关键检测要点包括温度范围设定、循环次数控制、升温降温速率精度及失效判据,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反映产品在极端温度环境下的可靠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温度循环范围测试:确定试样在测试中所经历的最高和最低温度极值,通常涵盖从极低温到高温的宽范围,以模拟实际环境中的温度波动,确保检测条件覆盖产品可能遭遇的极端工况。

升温速率测试:测量温度从低温点升至高温点的速度,要求速率稳定且符合标准规定,避免因升温过快导致试样热应力集中,影响耐久性评估的准确性。

降温速率测试:监测温度从高温点降至低温点的变化速度,确保降温过程均匀可控,防止试样因快速冷却产生裂纹或变形,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

循环次数耐久性测试:通过重复进行温度循环直至试样失效,记录循环次数作为耐久性指标,评估材料在长期温度变化下的抗疲劳性能,为产品寿命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热冲击测试:模拟温度急剧变化的极端条件,如从高温迅速切换到低温,检测试样在热应力下的抗裂性能,常用于电子元器件等对温度敏感产品的可靠性验证。

温度均匀性测试:评估试验箱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一致性,确保试样各部位受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导致测试偏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湿度结合温度循环测试:在温度循环基础上引入湿度变化,模拟湿热环境下的综合效应,检测材料在温湿耦合条件下的老化行为,适用于户外或潮湿环境产品。

低温启动测试:验证产品在低温环境下的启动性能,通过循环测试检查电路或机械部件在冷启动时的功能稳定性,确保产品在寒冷地区正常使用。

高温老化测试: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长时间循环,加速材料老化过程,评估其热降解性能,为高温应用产品的选材和设计提供依据。

温度循环后的机械性能测试:在完成温度循环后对试样进行拉伸、弯曲等机械测试,检测其强度、韧性等参数变化,评估温度疲劳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温度循环中的电气性能测试:监测试样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电阻、绝缘电阻等电气参数,确保电子组件在热循环下保持功能稳定,防止因温度波动导致电路故障。

温度循环后的外观检查:通过目视或显微镜观察试样表面是否出现裂纹、起泡、变色等缺陷,定性评估温度循环对材料外观的损伤程度,补充定量测试数据。

检测范围

半导体器件:包括集成电路、二极管等电子元件,需承受工作环境中的温度波动,温度循环检测验证其焊点可靠性及芯片抗热疲劳性能,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部件、传感器等,暴露于引擎舱高温和外部低温环境,检测其材料在循环温度下的耐久性,防止因热膨胀不均导致失效。

航空航天材料:应用于飞机结构件、航天器外壳等,经历高空低温和再入高温,温度循环测试评估其热防护性能及尺寸稳定性,保障飞行安全。

塑料制品:包括工程塑料件、包装材料等,在温度变化下易发生脆化或变形,检测其抗热循环能力,确保在仓储或使用中保持形状和功能。

金属材料:如合金结构件、管道等,受热循环影响易产生疲劳裂纹,测试其热膨胀系数和循环寿命,为高温高压应用提供可靠性数据。

涂层材料:用于防腐、绝缘等功能的表面涂层,温度循环检测其附着力及抗剥落性能,验证在温差环境下的保护效果。

电子电路板:作为电子设备核心,需耐受开关机温度变化,检测板基材料和焊点在循环中的可靠性,防止断路或短路故障。

电池:尤其是锂离子电池,温度波动影响其容量和寿命,测试其在循环温度下的充放电性能,确保新能源产品安全性。

密封件:如橡胶密封圈、垫片等,在温度变化下易老化失效,检测其弹性保持率和密封性能,适用于汽车、管道等密封应用。

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玻璃等,暴露于日夜温差,测试其热应力裂纹抗性,评估建筑结构在气候变化下的耐久性。

纺织品:如防护服、帐篷材料,在户外环境中经历温度循环,检测其纤维强度变化和尺寸稳定性,保证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

医疗器械:如植入器件、诊断设备,需在灭菌温度循环下保持性能,测试其生物相容材料和电子部件的温度耐受性。

检测标准

ASTM D3107-2015《纺织品 温度循环测试的标准方法》:规定了纺织品在温度循环条件下的测试程序,包括温度范围、循环次数及性能评估方法,适用于评估纤维材料的热稳定性

ISO 16750-4:2010《道路车辆 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测试 第4部分:气候负荷》:国际标准中针对汽车电子设备的温度循环测试要求,定义了温度极值、循环速率及失效判据,确保车辆电子系统可靠性。

GB/T 2423.22-2012《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N:温度变化》: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产品温度变化测试的通用方法,涵盖试验设备、试样准备及测试流程,适用于各类工业产品。

IEC 60068-2-14:2009《环境试验 第2-14部分:试验 试验N:温度变化》: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详细规定了电子电气产品的温度循环测试条件,包括快速温度变化和热冲击测试方法。

JESD22-A104F《温度循环》:电子器件工程联合委员会标准,专注于半导体器件的温度循环耐久性测试,提供循环次数和温度速率的指导值。

MIL-STD-810H《环境工程考虑和实验室测试》:美国军用标准中包含温度循环测试部分,适用于军事装备在恶劣温度环境下的可靠性验证,强调实战模拟。

SAE J1455《汽车外部设备环境测试》:汽车工程师协会标准,针对汽车外部部件的温度循环测试,确保零部件在四季温差下的耐久性能。

JianCe 746C《聚合材料用于电气设备评估》:保险商实验室标准中涉及温度循环测试,用于评估电气设备中塑料材料的耐热老化性能

检测仪器

温度循环试验箱:具备精确控温功能的专用设备,可模拟从低温到高温的循环变化,通过编程控制温度极值、速率和循环次数,是温度循环耐久性检测的核心工具。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试样表面或内部温度的高精度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与温度成正比,确保测试过程中温度数据的准确采集和记录。

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多通道信号输入的电子系统,可同步记录温度、时间等参数,生成测试曲线和报告,便于分析温度循环对试样性能的影响。

热成像仪:非接触式红外测温设备,可快速扫描试样表面温度分布,检测热点或冷区,辅助评估温度均匀性和潜在缺陷。

机械性能测试机:如万能试验机,在温度循环后对试样进行拉伸或压缩测试,测量其力学参数变化,评估温度疲劳导致的性能退化。

环境试验箱控制系统:基于计算机的软件硬件集成系统,可编程设定温度曲线和循环参数,实现自动化测试流程,提高检测效率和重复性。

温度校准器:用于定期校验温度传感器和试验箱的精度,通过比对标准温度源确保测试设备的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保证检测结果可靠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