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208
食品级卫生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1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总菌落数检测:通过平板计数法测定食品中需氧微生物的总量,反映食品的卫生状况和生产过程的污染控制水平,是评估食品保质期和安全性的基础指标。
大肠菌群检测:采用MPN法或平板法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的存在情况,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其数量直接关联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潜在致病风险。
重金属含量检测: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食品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评估化学污染程度,过量摄入会对人体神经系统和肾脏造成损害。
农药残留检测:通过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技术检测食品中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农药残留量,确保农产品在种植环节符合安全使用标准。
食品添加剂检测:针对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等添加剂进行定量分析,验证其使用是否符合国家限量规定,防止过量添加影响消费者健康。
过敏原检测:采用ELISA或PCR方法检测食品中花生、牛奶等常见过敏原成分,避免敏感人群误食引发不良反应,保障特定消费群体安全。
微生物毒素检测:通过免疫亲和柱净化结合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等真菌毒素含量,评估谷物和坚果类食品的霉变污染风险。
营养成分分析:测定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宏量营养素含量,为营养标签提供数据支持,满足法规对食品标识的要求。
物理污染检测:通过筛分、浮选等方法检测食品中金属碎屑、玻璃碎片等异物,评估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防腐剂效能测试:模拟实际储存条件评估防腐剂对微生物的抑制效果,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不发生腐败变质,维持商品价值。
检测范围
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等产品,需检测微生物指标和营养成分,确保在生产、储存过程中无致病菌污染和营养成分损失。
肉制品:涵盖鲜肉、香肠、火腿等加工肉类,重点检测防腐剂残留、微生物总量及兽药残留,保障食用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饮料类:涉及碳酸饮料、果汁、饮用水等液体食品,需进行重金属、添加剂和微生物检测,防止化学污染和生物性危害。
烘焙食品:包括面包、饼干、蛋糕等烘烤制品,检测项目涵盖水分活度、霉菌毒素及过敏原,评估货架期和致敏风险。
食品接触材料:如包装袋、容器等与食品直接接触的材料,需迁移测试有害物质溶出量,确保材料不会污染食品。
食品添加剂:单独使用的防腐剂、色素等物质,需验证其纯度和安全性,防止杂质引入额外风险。
水产品:包括鱼类、贝类等海鲜,重点检测寄生虫、生物毒素和冷藏链中的微生物增殖情况。
果蔬类农产品:新鲜蔬菜和水果需检测农药残留和采摘后的防腐处理效果,减少从田间到餐桌的污染环节。
粮食及谷物:大米、小麦等主食原料,主要检测霉菌毒素含量和仓储过程中的虫害污染指标。
调味品:酱油、醋等发酵调味品,需监控发酵菌种纯度和添加剂使用量,保证传统工艺的卫生安全。
检测标准
ISO 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食品安全管理框架标准,规定了食品链中各组织需建立的体系要素,确保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卫生控制。
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中国国家标准中菌落总数检测的权威方法,明确样品处理、培养条件和结果计算规则。
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规范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食品中铅含量的程序,包括样品消解和仪器校准步骤。
ISO 6579-1:2017《微生物学 食物链水平 沙门氏菌检测的横向方法》:国际通用的沙门氏菌检测标准,涵盖增菌、分离和确认流程,适用于各类食品基质。
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列出数百种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限量值,为农药残留检测提供判定依据。
ASTM D6866-21《通过放射性碳分析测定生物基含量的标准测试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用于检测食品中生物成分比例,辅助溯源和真实性鉴定。
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规定食品接触材料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迁移物限量和检测方法。
ISO 21528-2:2017《微生物学 食物链水平 肠杆菌科检测和计数的横向方法》:提供肠杆菌科检测的标准化流程,作为卫生指示菌评估食品加工环境。
检测仪器
高压蒸汽灭菌器:利用饱和蒸汽在高温高压下灭活培养基和器械表面的微生物,确保检测过程无外来污染,是微生物检测前处理的核心设备。
微生物培养箱:提供恒温恒湿环境促进微生物生长,温度控制精度达±0.5℃,用于菌落培养和计数,支持长时间稳定性监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色谱分离和质谱鉴定功能,可同时检测食品中上百种农药残留和挥发性有机物,检测限低至ppb级别。
原子吸收光谱仪:通过元素特征吸收光谱定量分析食品中重金属含量,具备高灵敏度和选择性,适用于铅、镉等痕量元素检测。
酶标仪:基于吸光度原理快速检测过敏原或毒素的免疫分析仪器,通量高且操作简便,适用于大规模筛查实验。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食品机械接触面粗糙度检测
下一篇:示值误差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