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类静态防滑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10  

鞋类静态防滑检测是专业评估鞋类产品在静态条件下防滑性能的关键测试项目,主要涉及摩擦系数测量、表面特性分析和环境因素模拟。检测过程需严格遵循标准化方法,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重点包括负载控制、表面粗糙度评估以及材料硬度测试,为鞋类安全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静态摩擦系数测定:通过专用摩擦测试设备测量鞋底材料与标准表面在静止状态下的摩擦系数,该指标是评价防滑起始性能的核心参数,测试时需控制负载、角度和表面条件以确保结果准确性。

表面粗糙度分析:使用表面轮廓仪检测鞋底材料的微观粗糙度,粗糙度值影响摩擦接触面积和防滑效果,分析结果有助于优化材料表面设计。

材料硬度评估:采用硬度计测试鞋底材料的硬度等级,硬度影响材料变形性和接地性能,是评估防滑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接触角测量:通过接触角测量系统分析鞋底材料对液体的润湿性,接触角大小反映材料防滑性能在湿滑条件下的表现。

微观形貌观察:利用显微镜观察鞋底表面的微观几何结构,形貌特征如沟槽和纹理直接影响排水和抓地能力。

负载敏感性测试:在不同负载条件下测量静态摩擦系数,评估鞋底防滑性能随重量变化的稳定性,模拟实际使用场景。

温度依赖性评估:在可控温度环境中测试摩擦系数变化,温度影响材料柔韧性和摩擦特性,是极端环境防滑评估的关键。

湿度影响分析:模拟高湿度条件检测鞋底防滑性能,湿度改变表面摩擦行为,用于评估湿滑地面的安全性。

磨损后性能测试:对鞋底进行加速磨损处理后测量防滑指标,评估材料在长期使用后的防滑耐久性。

多表面摩擦对比:在多种标准表面(如瓷砖、木板)上测试摩擦系数,比较鞋底在不同地面的适应性。

检测范围

运动鞋:适用于跑步、篮球等体育活动,鞋底需具备高防滑性以应对快速移动和急停,检测确保运动安全。

工作安全鞋:用于工业、建筑等作业环境,鞋底防滑性能直接影响工作者在油污、湿滑地面的稳定性。

皮鞋:日常办公和正式场合穿着,检测重点在于平滑地面上的防滑效果,提升行走舒适性。

凉鞋:夏季常用鞋类,开放设计需关注鞋底与潮湿表面的防滑性能,防止滑倒事故。

儿童鞋:针对儿童活动特点,鞋底防滑检测强调安全性和耐磨性,适应多种地面条件。

医用防护鞋:医院等卫生场所使用,检测需满足防滑和防液体要求,保障医护人员安全。

户外登山鞋:专为山地和崎岖地形设计,鞋底防滑检测包括陡坡和碎石地面的抓地力评估。

室内拖鞋:家庭室内穿着,检测重点在光滑地板上的防滑性能,避免日常滑倒风险。

舞蹈鞋:用于舞蹈表演和练习,鞋底需平衡灵活性和防滑性,检测确保动作稳定性。

军用鞋:军事用途鞋类,检测涵盖极端环境和多种地面的防滑需求,提升作战安全性。

检测标准

ASTM F1677-2005《使用可变倾角摩擦计的标准测试方法》:规定了鞋类静态防滑测试的仪器和方法,适用于评估鞋底在干湿条件下的摩擦系数。

ISO 13287:2012《个人防护装备 鞋类 防滑性测试方法》:国际标准提供鞋类防滑性能的测试流程,包括表面准备和结果判定准则。

GB/T 20991-2007《个体防护装备 鞋类 防滑性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详细说明鞋类防滑测试的技术要求,确保检测结果可比性。

EN ISO 20344:2011《个人防护装备 鞋类测试方法》:欧洲标准涵盖鞋类多项性能测试,其中防滑部分涉及静态摩擦测量。

JIS T 8101:2015《安全鞋》:日本工业标准规定安全鞋的防滑测试方法,适用于工作鞋类检测。

检测仪器

静态摩擦测试仪:专用设备用于测量鞋底与测试表面间的静态摩擦系数,通过控制负载和角度模拟实际条件,是防滑检测的核心工具。

表面轮廓测量仪:仪器通过探针或光学方式扫描鞋底表面粗糙度,提供定量数据用于分析防滑性能与表面结构的关系。

数字硬度计:采用压痕法测量鞋底材料硬度,硬度值影响防滑效果,该仪器确保测试精度和重复性。

接触角测量系统:通过图像分析测定液体在鞋底表面的接触角,评估材料润湿性,用于湿滑环境防滑预测。

环境模拟试验箱:可控温湿度设备用于模拟不同环境条件,测试鞋底防滑性能在温度、湿度变化下的稳定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