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合成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11  

化学合成检测是确保合成产品质量的核心环节,涉及对合成物质的纯度、成分、结构及性能进行系统评估。检测项目包括杂质含量测定、合成效率分析、稳定性测试等,依据国际和国家标准执行。专业仪器用于提供准确数据,支持工艺优化和应用安全验证。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纯度测定:通过色谱或光谱方法定量分析合成产物中主成分的含量,确保产品符合指定纯度要求,避免杂质影响后续应用性能。

杂质分析:鉴定和量化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或残留物,使用高灵敏度仪器检测微量杂质,保障产品安全性和合规性。

结构鉴定:利用核磁共振或质谱技术确定分子的化学结构,验证合成路径的正确性,为分子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合成产率计算:通过重量或体积测量评估反应效率,计算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优化合成工艺参数。

催化剂残留检测:分析反应后催化剂金属或有机残留物的浓度,防止残留物导致产品污染或催化副作用。

溶剂残留检测:测定合成产物中挥发性溶剂的残留量,确保溶剂含量低于安全限值,满足环保和健康标准。

手性纯度评估:使用手性色谱或光学方法分析对映体过量值,验证手性合成物的立体化学纯度,适用于药物和精细化学品。

热稳定性测试:通过热重分析或差示扫描量热法评估材料在高温下的分解行为,预测产品储存和使用寿命。

光稳定性测试:暴露样品于特定光照条件下,监测颜色或结构变化,评估材料耐光性能,适用于染料和聚合物。

毒性筛查:采用细胞培养或动物模型初步评估合成物质的生物毒性,为风险评估提供早期数据。

粒度分布分析:测量粉末或颗粒状合成材料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影响产品的流动性和溶解性能。

表面张力测定:通过吊片或气泡压力法测量液体合成物的表面张力,应用于润湿性和乳化性能评估。

检测范围

合成药物中间体:作为药物合成关键步骤的化合物,需严格检测纯度和杂质,确保最终药品的安全有效性。

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包括塑料和橡胶等合成高分子,检测分子量分布和热性能,影响材料加工和应用耐久性。

精细化学品:如染料、香料等小分子合成物,重点分析色度、香气成分和稳定性,满足特定行业要求。

农药合成产物:农业用化学合成物,检测活性成分含量和毒性残留,保障农作物保护和环境安全。

纳米材料合成物:纳米颗粒或复合材料,需表征尺寸、形貌和分散性,应用于电子和医疗领域。

催化剂材料:用于加速化学反应的合成催化剂,检测活性和选择性,优化工业催化过程。

电子化学品:如半导体材料或电解液,检测纯度和电化学性能,确保电子设备可靠性。

生物合成材料:通过生物技术合成的聚合物或化合物,分析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用于医疗器械。

涂料和粘合剂:合成涂层或胶粘物质,测试附着力耐候性和化学成分,影响涂层耐久性。

燃料添加剂:汽油或柴油中的合成添加剂,检测燃烧效率和污染物,优化发动机性能。

化妆品原料:合成色素或防腐剂,评估皮肤刺激性和稳定性,满足个人护理品标准。

食品添加剂:合成甜味剂或防腐剂,检测安全限值和功能性,保障食品消费安全。

检测标准

ASTM E222-2020《标准测试方法用于羟基值的测定》:规定羟基化合物含量的测试程序,适用于聚酯和聚醚合成物的官能团分析。

ISO 11358-2021《塑料 热重分析法测定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国际标准用于评估合成聚合物在升温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提供降解温度数据。

GB/T 15337-2008《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分析法通则》:中国国家标准规范气相色谱在合成化学品纯度检测中的通用要求和方法。

ASTM D5296-2019《标准测试方法用于元素分析:用于合成有机物的碳、氢、氮等元素含量测定,支持分子式验证。

ISO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国际标准确保化学合成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

GB/T 16631-2008《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规定液相色谱在合成物分离和定量分析中的操作规范,适用于复杂混合物。

ASTM E1164-2012《标准实践用于描述光谱光度计性能》:用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合成物浓度检测中的校准和验证。

ISO 11890-2020《色漆和清漆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适用于合成涂料中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测,支持环保合规。

GB/T 23986-2009《化学试剂 水分测定通用方法》:中国标准用于卡尔费休法等测定合成化学品中水分含量,影响稳定性。

ASTM D3850-2019《标准测试方法用于快速热降解》:评估合成材料在高温下的短期稳定性,预测加工行为。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分离和鉴定功能,用于合成物中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灵敏度达到ppb级。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高压泵和色谱柱分离非挥发性合成物,适用于药物中间体和聚合物的纯度测定。

核磁共振波谱仪:通过原子核磁共振信号解析分子结构,提供合成物的立体化学和官能团信息,支持结构验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吸光度,用于合成物浓度计算和反应动力学研究。

热重分析仪:监测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评估合成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分解特性,应用于聚合物和纳米材料。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通过红外吸收谱鉴定化学键和官能团,快速识别合成物中的特征结构,用于质量控制。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