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衫透气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12  

针织衫透气性检测是纺织品质量评估的关键环节,重点分析空气通过织物的能力,以确定舒适性和功能性。检测涉及透气率、湿阻等参数,需采用标准化方法和精密仪器,确保结果准确可靠。专业流程包括样品制备、环境控制和数据记录,避免外部因素干扰。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透气率测定:测量单位时间内空气通过单位面积织物的体积流量,评估针织衫的通风性能,确保穿着舒适性,避免闷热感产生。

湿阻测试:评估织物对水蒸气透过的阻力,反映针织衫的排湿能力,影响人体热湿平衡,防止汗水积聚。

热阻测试:测定织物对热量传递的阻力,衡量针织衫的保温性能,确保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适应性。

透湿性评估:分析水蒸气通过织物的速率,判断针织衫的吸湿排汗效果,提升运动或日常穿着的舒适度。

空气透过性分析:检查织物在特定压力下的空气流动特性,确定针织衫的透气均匀性,避免局部通风不良。

风速影响测试:模拟不同风速条件下织物的透气表现,评估针织衫在动态环境中的性能稳定性。

压力差测试:通过施加不同压差测量空气透过率,验证针织衫的透气阈值,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温度控制测试:在恒温环境下进行透气性检测,排除温度波动对结果的影响,提高数据准确性。

湿度控制测试:调节环境湿度水平,评估针织衫在高湿条件下的透气变化,模拟实际使用场景。

综合舒适性指数测定:结合透气、湿阻和热阻参数,计算整体舒适评分,为产品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检测范围

棉质针织衫:由天然棉纤维制成,透气性良好,适用于日常休闲服装,需检测湿阻和热阻平衡。

羊毛针织衫:保暖性能突出,但透气性需精细评估,用于冬季外套或内衣,确保舒适性。

合成纤维针织衫:如聚酯或尼龙材质,轻便耐用,检测重点为透湿性和空气透过率。

混纺针织衫:结合多种纤维优点,检测需涵盖不同成分的透气协同效应,提升整体性能。

运动型针织衫:专为高强度活动设计,要求高透气率和低湿阻,检测包括动态风速测试。

医用针织衫:用于医疗防护或康复服装,检测强调无菌环境下的透气安全性。

儿童针织衫:针对敏感肌肤设计,检测需关注温和透气性,避免过敏或不适。

户外针织衫:适应多变气候,检测包括极端温湿度条件下的透气稳定性。

家居针织衫:注重舒适度,检测项目以基础透气率和热阻为主。

时尚针织衫:结合美观与功能性,检测需验证装饰元素对透气性的影响。

检测标准

ASTM D737-2018《纺织品透气性测试标准方法》:规定织物在特定压差下的空气透过率测量流程,适用于针织衫的透气性能评估,确保测试条件一致。

ISO 9237:1995《纺织品透气性测定》:国际标准方法,定义织物透气率的测试参数和仪器要求,用于全球质量比对。

GB/T 5453-1997《纺织品透气性测试方法》:中国国家标准,详细说明样品制备和测试步骤,保障本土产品合规性。

ASTM E96-2016《材料水蒸气透过性测试方法》:涉及湿阻测定,补充针织衫透湿性评估,完善舒适性指标。

ISO 11092:2014《纺织品热湿舒适性测试》:综合热阻和湿阻测量,提供整体舒适度数据,适用于高性能服装。

GB/T 11048-2018《纺织品热湿舒适性测试方法》:国家标准版本,规范热湿参数检测,确保结果可比性。

ASTM F1868-2014《服装热阻测试标准》:针对保温性能,用于针织衫在低温环境下的适用性验证。

ISO 15831:2004《服装热绝缘性测试》:国际热阻测量方法,支持跨区域产品评估。

GB/T 18318-2019《纺织品透气性测试方法》:更新版国家标准,整合现代检测技术,提升精度。

ASTM D1518-2014《纺织品热传导性测试》:辅助热阻分析,完善针织衫热舒适性检测体系。

检测仪器

透气性测试仪:通过控制压差和流量测量空气透过率,用于针织衫透气率测定,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湿阻测试装置:模拟水蒸气透过过程,评估织物排湿能力,在本检测中量化湿阻参数。

热阻分析仪:测定热量传递阻力,衡量针织衫保温性能,提供热舒适性数据。

环境控制箱:调节温湿度条件,进行恒温恒湿测试,排除外部因素对透气结果的影响。

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流量、压差等参数,实现自动化分析,提高检测效率。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