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坍性能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12  

保坍性能检测主要评估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保持工作性和流动性的能力。检测要点包括初始坍落度、经时损失率、凝结时间等关键参数,通过标准化测试方法确保材料满足工程要求的可泵性和可操作性,为质量控制提供客观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初始坍落度检测:测量混凝土拌合物在刚制备完成时的流动性能,反映材料初始工作状态,是评估保坍性能的基础指标,需在标准条件下进行以避免环境干扰。

坍落度经时损失检测:在特定时间间隔(如30分钟、60分钟)后重新测量坍落度值,计算损失率,评估材料随时间推移保持流动性的能力,直接影响施工可操作性。

凝结时间检测:测定混凝土从塑性状态转变为固态所需的时间,包括初凝和终凝时间,评估材料施工窗口长度,防止过早或过晚硬化影响质量。

泌水率检测:测量混凝土静置后表面泌出的自由水量,反映材料稳定性和保水性能,泌水过高会导致强度不均和耐久性下降。

含气量检测:测定拌合物中夹带的空气体积分数,影响混凝土抗冻性、工作性和强度,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保坍性能稳定。

温度变化敏感性检测:评估环境温度波动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影响,模拟实际施工条件,为季节性施工提供调整依据。

压力下流动性检测:模拟泵送或振动条件下混凝土的流动行为,检测材料在受力状态下的工作性保持能力,避免堵塞或离析。

粘度检测:测量拌合物的内部摩擦阻力,反映流动难易程度,高粘度材料可能影响泵送效率,需与坍落度数据结合分析。

外加剂相容性检测:测试不同种类减水剂或缓凝剂与水泥的交互作用,评估其对保坍性能的影响,优化配比设计。

强度发展相关性检测:分析保坍性能与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的关系,确保工作性不损害最终力学性能,满足工程耐久性要求。

检测范围

普通强度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基础和结构构件,保坍性能影响浇筑密实度和施工效率,需控制坍落度损失在合理范围内。

高性能混凝土:用于高层建筑或桥梁等要求高耐久性的场合,保坍性能需兼顾流动性和长期稳定性,防止裂缝产生。

自密实混凝土:依靠自重流动填充模板,无需振捣,保坍性能直接决定自密实效果,需严格控制经时损失率。

泵送混凝土:通过管道输送至施工部位,要求高流动性和低阻力,保坍性能不良易导致堵管或离析问题。

预制构件混凝土:在工厂预制成型,需快速脱模,保坍性能影响构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避免过早硬化。

道路混凝土:用于路面铺设,承受车辆荷载和环境侵蚀,保坍性能确保摊铺均匀性,提高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大体积混凝土:如坝体或基础底板,水化热高,保坍性能需控制温度裂缝,并保持长时间工作性。

水下混凝土:直接浇筑于水中,抗分散性和保坍性能关键,防止水泥流失和强度降低。

轻质混凝土:含有轻骨料,密度低,保坍性能需调整配合比以避免离析,保证均匀性。

纤维增强混凝土:掺入纤维提高韧性,保坍性能受纤维类型和掺量影响,需平衡流动性和增强效果。

检测标准

ASTM C143/C143M-2020《混凝土坍落度标准试验方法》:规定了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测试程序,包括仪器要求、试样制备和结果计算,适用于评估保坍性能的初始状态。

ASTM C403/C403M-2016《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标准试验方法》:通过贯入阻力测定凝结时间,为保坍性能提供时间窗口参考,确保施工可行性。

ISO 1920-3:2019《混凝土试验第3部分:新鲜混凝土性能》:国际标准涵盖坍落度、含气量等测试,提供保坍性能评估的统一方法,促进结果可比性。

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国国家标准详细规定坍落度、凝结时间等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类混凝土保坍性能质量控制。

GB/T 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虽侧重力学性能,但包含与保坍相关的耐久性测试,为综合评估提供依据。

EN 12350-2:2019《新鲜混凝土试验第2部分:坍落度试验》:欧洲标准规范坍落度测试流程,确保保坍检测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JIS A 1101:2018《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提供坍落度测量细则,适用于亚洲地区混凝土保坍性能验证。

AS 1012.3.1-2014《混凝土试验方法第3.1部分:坍落度》:澳大利亚标准强调环境控制,为保坍性能检测提供热带气候适应性指导。

BS 1881-102:1983《混凝土试验第102部分:坍落度试验》:英国标准虽较旧,但仍用于基础保坍检测,需结合最新实践更新。

GB/T 50476-201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间接涉及保坍性能要求,通过耐久性指标反推工作性保持能力。

检测仪器

坍落度筒:由金属制成的截锥形筒体,高度300毫米,用于盛装混凝土拌合物,通过提起后测量坍落高度值,直接评估初始流动性和保坍性能基础状态。

贯入阻力仪:配备标准针头和压力传感器,测量混凝土贯入阻力随时间变化,确定凝结时间,为保坍性能提供时间相关数据支持。

含气量测定仪:采用压力法或容积法原理,精确测定拌合物中空气含量,帮助分析保坍性能受含气量影响的程度,优化配合比设计。

泌水仪:专用容器带刻度管,收集混凝土静置后泌出水,计算泌水率,评估材料稳定性,防止保坍性能因泌水过高而下降。

旋转粘度计:通过测量拌合物在旋转下的扭矩值,计算粘度参数,反映流动阻力,为保坍性能提供定量数据,辅助泵送性评估。

温度记录仪:集成传感器实时监测混凝土温度变化,分析温度对坍落度损失的影响,确保保坍检测环境条件可控。

压力模拟装置:模拟泵送或振动环境,测试混凝土在压力下的流动性保持能力,直接关联实际施工中的保坍性能需求。

电子天平:高精度称重设备,用于试样质量测量,确保检测过程数据准确,支持保坍性能相关参数计算。

养护箱:控制温度湿度环境,用于试样养护,保证保坍检测条件一致性,提高结果可靠性。

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多传感器接口,实时记录坍落度、温度等参数,自动化处理数据,提升保坍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