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路面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03  

改性沥青路面检测是保障道路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需重点针对材料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性能进行系统性评估。核心检测项目包括针入度、软化点、延展性等指标分析;检测范围涵盖原材料验证、施工过程监控及服役期性能跟踪;采用标准化试验方法与精密仪器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可靠性。本文依据现行规范梳理技术要点与实施流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改性沥青路面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核心指标:

基础物性指标:针入度(25℃/5s/100g)、软化点(环球法)、延展性(5℃拉伸速率5cm/min)

施工质量指标:摊铺温度(≥160℃)、压实度(≥97%理论值)、厚度偏差(±3mm)

:车辙动稳定度(≥3000次/mm)、低温弯曲应变(≥2500με)、水稳定性(残留稳定度≥85%)

功能性指标:构造深度(0.6-1.0mm)、摩擦系数(BPN≥45)、渗水系数(≤80mL/min)

检测范围

阶段对象关键参数
原材料SBS改性剂熔融指数(1.0-3.0g/10min)
基质沥青60℃动力粘度(≥180Pa·s)
施工过程混合料拌合出料温度(170-185℃)
摊铺作业横向接缝高差(≤3mm)
碾压工艺钢轮压路机振幅(0.4-0.8mm)
服役阶段路面结构层弯沉值(≤0.25mm)
表面功能层抗滑性能衰减率(≤15%/年)

检测方法

旋转薄膜烘箱试验法(GB/T 5304):模拟沥青短期老化过程,测定质量变化率≤±1.0%

(AASHTO T315):采用8mm平行板测定G*/sinδ≥1.0kPa(64℃)

浸水马歇尔试验法(JTG E20 T0709):双面击实75次后测定残留稳定度MS0≥85%

(JTG 3450):以0.1mm分辨率采集横纵断面平整度数据

核子密度仪法(ASTM D2950):γ射线透射法测定压实度误差≤±1.5%

(JTG E60 T0953):施加50kN冲击荷载测定回弹模量值

检测仪器

全自动针入度仪(ASTM D5)

配备恒温水浴系统(±0.1℃控温精度),标准针100g载荷下自动记录贯入深度至0.1mm级精度

采用同轴圆筒测量系统,温度控制范围30-200℃,可测试不同剪切速率下的流变特性

配备ATR附件进行改性剂掺量快速检测,波数范围4000-400cm⁻¹分辨率4cm⁻¹

1GHz天线阵列实现分层厚度检测,最大探测深度80cm误差±3mm

同步采集温度传感器、位移计、压力传感器信号,采样频率≥100Hz

注:所有设备均需通过CNAS校准认证并定期进行期间核查。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