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速冻食品金葡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01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样品采集:按照无菌操作原则从速冻食品中代表性取样,确保样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持低温,避免交叉污染,以保证检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样品前处理:将速冻样品在特定条件下解冻并均质化,加入缓冲液稀释,去除食品基质干扰,为后续微生物检测提供均匀的试样基础。
增菌培养: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于选择性增菌培养基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同时抑制杂菌,提高检测灵敏度。
选择性分离:取增菌液划线接种于Baird-Parker琼脂等选择性平板,通过典型菌落形态初步识别金黄色葡萄球菌,确保分离纯化。
菌落计数:对选择性平板上的典型菌落进行计数,计算单位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浓度,评估污染程度。
革兰氏染色:对疑似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细菌形态和染色特性,初步鉴定为革兰氏阳性球菌,辅助确认。
血浆凝固酶试验:检测细菌产生凝固酶的能力,金黄色葡萄球菌通常呈阳性反应,这是鉴定该菌的关键生化指标之一。
核酸提取:从样品或菌落中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为分子生物学检测提供模板,确保后续PCR等分析的准确性。
实时荧光PCR检测:利用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靶基因,通过荧光信号实时监测,实现快速、高特异性鉴定。
毒素基因检测: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否携带肠毒素等毒力基因,评估菌株的致病潜力,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检测范围
速冻面米制品:包括速冻饺子、馄饨等产品,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可能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可控制微生物风险。
速冻肉制品:如速冻肉丸、香肠等,原料肉易携带病原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卫生标准。
速冻水产品:涵盖速冻鱼、虾等海鲜,加工环节易引入污染,需定期监控金黄色葡萄球菌。
速冻蔬菜类:包括速冻豌豆、玉米等,种植和加工中可能污染,检测保障食用安全。
速冻预制菜肴:如速冻炒饭、套餐等复合食品,成分复杂,需全面检测微生物指标。
速冻乳制品:例如速冻冰淇淋、奶酪等,乳源易滋生细菌,检测防止食源性疾病。
速冻烘焙食品:如速冻面包、糕点,在生产中可能污染,检测评估保质期内的安全性。
速冻调味品:包括速冻酱料、汤料等,高水分活度易促菌生长,需严格检测。
速冻水果制品:如果酱、果块等,加工过程需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
速冻婴幼儿辅食: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的速冻食品,检测要求更严格,确保无病原菌。
检测标准
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规定了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包括增菌、分离、鉴定等步骤,适用于速冻食品的微生物安全评估。
ISO 6888-1:2021《微生物学 食品和动物饲料链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方法 第1部分:Baird-Parker琼脂技术》:国际标准提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程序,使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准确量化。
ASTM F2338-09(2015)《标准测试方法用于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核酸序列基于扩增方法》:描述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确保高特异性和灵敏度。
GB/T 14926.14-2001《实验动物 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第14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虽针对实验动物,但部分原则可借鉴于食品检测,提供基础方法参考。
ISO 22964:2017《微生物学 食品链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和计数用分子方法》:规范PCR等分子技术应用,适用于快速检测速冻食品中的病原菌。
检测仪器
生物安全柜:提供无菌操作环境,防止样品交叉污染,保障检测人员安全,是样品前处理和接种的关键设备。
恒温培养箱:维持恒定温度进行微生物培养,确保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适宜条件下生长,用于增菌和分离步骤。
PCR仪:进行核酸扩增,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分子鉴定,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荧光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细菌形态,辅助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用于初步确认菌落特性。
微生物鉴定系统:自动化进行生化试验和数据分析,快速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减少人为误差。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塑料微观形貌检测
下一篇:复合微生物肥料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