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3473
玻璃纤维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1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玻璃纤维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检测维度:物理性能指标涵盖单丝直径偏差率(≤5%)、线密度波动值(±10%以内)及含水率(≤0.1%);化学成分分析重点测定SiO₂(50-60%)、Al₂O₃(12-16%)及CaO(16-25%)等氧化物配比;力学性能测试包含拉伸强度(≥2000MPa)、弹性模量(70-90GPa)及断裂伸长率(3.5-4.8%);热学特性涉及热膨胀系数(4.5-6.0×10⁻⁶/℃)和玻璃化转变温度(550-650℃);表面处理效果评估包括浸润剂含量(0.5-1.2wt%)与界面剪切强度(≥25MPa)。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E-glass/S-glass/AR-glass三大类别的连续纤维制品:①初级形态产品:无捻粗纱(800-4800tex)、短切原丝(3-25mm)及磨碎纤维(50-300μm);②深加工制品:方格布(200-1200g/m²)、多轴向织物(±45°/0°/90°)及三维预制体;③复合材料体系:GFRP层压板(环氧/不饱和聚酯基体)、SMC片材(填料含量30-50%)及拉挤型材(纤维体积分数60-75%)。特殊应用场景需增加耐碱性(pH13溶液浸泡28天强度保留率≥85%)、抗紫外老化(QUV3000小时模量衰减≤15%)等专项测试。
检测方法
执行标准严格遵循ASTM D578-2018纤维直径测试规范:采用激光衍射法测量100个点位的直径分布;依据ISO 3375:2009进行线密度测定,取样长度1m×10次取均值;按GB/T 9914.3-2013规定使用马弗炉在625℃灼烧30min测定灼烧损失量;拉伸性能测试遵照ASTM D2343标准,夹持距离250mm、加载速率10mm/min;界面性能采用微滴脱粘法(ISO 13445)测定树脂基体与纤维的粘结强度;耐腐蚀性试验按JIS R3420:2013进行5%HCl溶液72小时浸泡后的强度保留率测试。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全谱直读ICP光谱仪(检出限0.001ppm)进行元素定量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分辨率1nm)配合EDS能谱开展微观形貌表征;高温热重分析仪(最高1200℃)测定热分解行为;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100kN载荷)完成力学测试;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纤维直径分布;配备恒温恒湿箱(温度精度±0.5℃)的环境模拟系统用于老化试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4cm⁻¹分辨率)分析表面官能团变化;X射线衍射仪(Cu靶Kα辐射)鉴定结晶相组成。所有设备均通过CNAS量值溯源体系认证。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皮腰带检测
下一篇:农残氯氰菊酯原药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