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认证助力企业公信力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8  

土壤改良认证是评估企业环境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据,其核心在于科学化、标准化的检测流程。本文围绕土壤改良认证体系中的关键要素展开分析,重点阐述物理性质指标、化学污染物含量、生物活性参数等核心检测项目,明确农业用地、工业场地及生态修复区的适用标准,系统介绍光谱分析、色谱联用等前沿检测技术的应用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物理性质指标:包含土壤容重(1.0-1.6g/cm³)、孔隙度(≥40%)、渗透速率(≥5mm/h)等结构性参数

化学污染物检测:涵盖重金属(铅≤80mg/kg、镉≤0.3mg/kg)、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0.5mg/kg)、农药残留(六六六≤0.05mg/kg)等限值要求

营养元素分析:测定有机质含量(≥20g/kg)、全氮(≥1.0g/kg)、有效磷(≥15mg/kg)、速效钾(≥100mg/kg)等肥力指标

生物活性参数:包括微生物量碳(≥200mg/kg)、脱氢酶活性(≥20μg TPF/g·24h)、蚯蚓存活率(≥90%)等生态指标

检测范围

农业种植用地:执行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工业遗留场地:参照HJ 25.2-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矿山修复区域:符合TD/T 1036-2013《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三级地标准

城市绿化用地:满足CJ/T 340-2016《绿化种植土壤》理化指标要求

特殊功能区划:针对水源保护区执行HJ/T 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特别限值

检测方法

重金属测定法:采用HJ 803-2016标准规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多元素同步分析

有机污染物检测:依据HJ 834-2017使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GC-MS/MS)完成定性与定量分析

微生物活性测试:通过ISO 14240-1:1997规范的底物诱导呼吸法测定基础呼吸速率

物理结构评估:按照NY/T 1121.4-2006标准实施环刀法测定田间持水量与容重比

营养元素分析:应用LY/T 1228-2015森林土壤氮磷钾联合测定法的流动分析系统

检测仪器

元素分析系统:Thermo Fisher iCAP RQ ICP-MS实现ppb级痕量元素检测

有机污染物平台:Agilent 8890/7000D GC-MS/MS系统配备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

微生物检测设备

物理特性装置

快速筛查仪器

现场监测装备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