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物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5-07  

无锡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物检测是保障土地安全利用的重要环节。本文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等技术规范,系统阐述重金属、有机物等核心检测项目类别,明确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等典型检测范围划分,解析实验室分析与现场快速筛查相结合的标准化方法体系。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物检测涵盖四大类核心指标:

重金属元素:铅(Pb)、镉(Cd)、汞(Hg)、砷(As)、铜(Cu)、镍(Ni)等8项必测指标

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苯并[a]芘等16项)、石油烃(C10-C40)、挥发性有机物(苯、氯仿等27项)

无机非金属污染物:氰化物、氟化物等工业副产物

微生物指标:特定病原菌含量监测(医疗用地特殊要求)

检测范围

无锡市建设用地土壤检测覆盖以下重点区域:

工业遗留地块:原化工、电镀、印染企业旧址土壤剖面分层采样

城市更新区域:商业综合体、住宅开发项目用地网格化布点监测

农业转建设用地:历史农药化肥施用区重金属残留专项调查

交通用地周边:高速公路两侧200米范围内多环芳烃污染评估

检测方法

采用三级递进式检测技术体系:

现场快速筛查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重金属总量;PID检测器筛查挥发性有机物

实验室定量分析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铜、锌等元素总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半挥发性有机物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行痕量元素精确测定

形态分析方法:连续提取法测定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解析污染来源

检测仪器

标准配置设备包括:

元素分析系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石墨炉双模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有机分析系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7890B/5977B)、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1260)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Niton XL3t)、光离子化检测器(PID PhoCheck 5000)

辅助设备组: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微波消解系统、低温冷冻干燥机等样品前处理装置

质量控制设备:pH/EC复合电极、氧化还原电位计、土壤气体采样器等环境参数监测仪器

注:所有设备均通过计量认证并定期进行期间核查,实验室操作严格遵循CNAS-CL01:2018管理体系要求。

采样规范执行要点

按照HJ/T 166-2004标准进行梅花型布点采样,表层土样采集深度0-20cm,深层土样按地质分层采集。每个混合样由5个分样等量混合制备,挥发性有机物样品采用零顶空装置保存运输。

数据处理标准流程

实验室原始数据经三重审核后录入LIMS系统,采用地统计学方法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异常值判定执行Grubbs检验法(α=0.05),最终报告包含检出限说明及不确定度评估。

质量控制关键节点

每批次样品设置10%平行样与加标回收样;每20个样品插入标准物质控制样;现场采样全程录制影像记录;实验室分析执行空白样-质控样-待测样的顺序进样。

风险评估模型应用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概率风险评估模型计算致癌风险指数(CR)和非致癌危害商(HQ),结合用地规划类型进行风险分级判定。暴露参数优先采用长三角地区居民活动模式调查数据。

修复效果验证标准

修复后验收采样密度不低于修复前的1.5倍,验收标准执行修复目标值的95%置信上限原则。挥发性有机物验收需同步监测土壤气体浓度。

长期监测方案设计

高风险地块设置不少于5年的跟踪监测计划,监测频率前三年每季度一次后调整为半年一次。监测点位设置包含污染核心区、迁移通道和敏感受体区。

数据报送规范要求

检测报告需包含采样点位坐标图、分析方法检出限列表和质量控制汇总表。电子数据同步上传至江苏省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并标注数据质量等级。

特殊污染场景应对方案

针对含石棉废弃物场地采用偏光显微镜鉴定法;放射性污染场地增加γ能谱扫描;恶臭污染场地实施动态嗅觉测定法。

新技术应用验证程序

高分辨率质谱等新型检测技术需通过方法比对验证后方可应用验证内容包括精密度试验(RSD≤15%)、加标回收率试验(80%-120%)和实际样品平行比对试验。

应急监测响应机制

突发污染事件启动移动实验室快速响应模式配备车载GC-MS和便携式LIBS设备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出具初步筛查报告。

档案管理实施细则

原始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20年电子数据实行双备份制度采样视频资料保存完整GPS轨迹记录误差不超过5米。

主要技术依据清单(示例):

GB 36600-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HJ 25.1-2019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 25.2-2019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