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空气呼吸器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8  

广州地区空气呼吸器检测工作依据国家强制标准GB16556-2007《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及GB2890-200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实施。重点涵盖气密性验证、供气系统稳定性测试、材料耐老化评估等核心项目,通过科学方法保障呼吸防护装备在紧急工况下的可靠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空气呼吸器检测体系包含12项基础性测试与8项功能性验证:

整体气密性测试:评估面罩与供气管路在正/负压条件下的泄漏率

供气流量动态监测:模拟人体呼吸频率(15-25次/分钟)下的持续供气能力

高压部件耐压试验:对气瓶阀、减压器等承压部件进行1.5倍工作压力测试

材料化学兼容性分析:检测橡胶密封件对CO2、油雾等介质的抗溶胀性能

低温适应性验证:在-30℃环境中考核阀门启闭特性及管路柔韧性

视觉保持率测定:量化镜片在湿热环境(温度38℃±2℃,湿度85%±5%)下的透光衰减

检测范围

本检测规程适用于以下三类呼吸防护装置的质量验证: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SCBA):包含碳纤维复合气瓶与电子报警系统版本

长管供气式呼吸器(SAR):涵盖电动送风与自吸式两种工作模式

紧急逃生呼吸装置(EEBD):包括15分钟与30分钟两种额定使用时长产品

过滤式自救呼吸器:重点检测CO2/CO吸附罐的饱和指示功能

检测方法

依据ISO 23269-1:2018与EN 137:2006标准建立实验程序:

水浸法气密测试:将充压至工作压力的装置完全浸入水槽,观察5分钟内气泡生成情况

动态呼吸模拟测试:采用正弦波发生器驱动人工肺模型(潮气量1.5L±0.1L)进行连续供气试验

加速老化试验:将橡胶部件置于70℃±2℃恒温箱中持续暴露672小时(相当于自然老化5年)

爆破压力测定:以0.1MPa/s速率对减压阀输出端加压至系统失效点

面罩泄露率计算:使用SF6示踪气体配合质谱仪进行定量分析

检测仪器

主要检测设备符合JJG 1079-2015计量检定规程要求:

三维运动模拟平台:可复现±30°俯仰/偏转姿态下的供气稳定性

多通道压力记录仪:同步采集气瓶压力、中压管压力及面罩内动态压力波动

激光粒子计数器:测量过滤元件对0.3μm NaCl气溶胶的截留效率(≥99.97%)

红外热成像系统:非接触式监测减压器工作时的温度分布梯度

振动试验台:施加10Hz-500Hz随机振动以考核结构完整性

声发射检测装置:捕捉材料微观裂纹扩展时的弹性波信号

所有测试数据均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进行完整性校验与趋势分析,确保每份检测报告包含不少于50组关键参数记录。定期参与CNAS T0832能力验证计划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比性与溯源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