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3473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1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检测聚焦三大核心指标:镭-226(226Ra)、钍-232(232Th)、钾-40(40K)的比活度测定。其中镭-226衰变产生的氡气是主要内照射来源,钍-232衰变链释放的γ射线构成外照射风险,钾-40作为天然同位素需控制其含量占比。
依据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同步计算内照射指数(IRa)与外照射指数(Iγ)。IRa为材料中镭-226比活度与标准限值的比值,Iγ则综合镭、钍、钾的加权计算结果。A类建材要求IRa≤1.0且Iγ≤1.3。
特殊场景需扩展检测项目:含工业废渣建材增加铯-137(137Cs)筛查;进口石材需测定铀系衰变产物钋-210(210Po);地缘性建材需分析钍系衰变链中的镭-228(228Ra)。
检测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六类主要建材:水泥基材料(含混凝土制品)、天然石材(花岗岩/大理石等)、陶瓷制品(墙地砖/卫生洁具)、石膏制品(装饰板/砌块)、工业废渣建材(粉煤灰/矿渣砖)、新型复合材料(人造石英石/微晶玻璃)。
按使用场景划分三类管控对象:Ⅰ类为民用建筑内饰面材料(墙砖/地板),执行最严限值;Ⅱ类为民用建筑外饰面及公共建筑内饰面;Ⅲ类为工业建筑及基础设施用材。特殊建筑如医院放射科需额外测定钴-60(60Co)本底值。
豁免范围包括:金属型材(铝/钢)、纯木质材料、玻璃基材(钠钙玻璃除外)、沥青防水卷材。但含矿物填料的复合型材料仍需按比例抽样。
检测方法
γ能谱分析法为基准方法:样品经破碎筛分至粒径≤3mm后,装入标准马林杯密封静置21天以上以建立氡衰变平衡。采用高纯锗探测器在40-3000keV能量范围内连续采集48小时以上,通过特征峰面积计算核素比活度。
低本底α/β测量用于辅助验证:将样品灰化处理后溶解制样,使用流气式正比计数器测定总α/β放射性活度。该方法对镭系核素有更高灵敏度,可检出0.5Bq/kg量级的微量污染。
现场快速筛查采用便携式γ剂量率仪:在距建材表面10cm处布点测量,当剂量率>200nGy/h时触发实验室精测程序。该方法符合ISO 18589-3现场监测规范要求。
检测仪器
高纯锗γ能谱系统为核心设备:须配备相对效率≥40%的同轴型HPGe探测器及超低噪声前置放大器,能量分辨率FWHM<2.0keV@1332keV。多道分析器应具备8192道以上采集能力并集成效率刻度模块。
低本底测量装置包含:流气式α/β计数器(本底<0.05cm-2min-1)、液闪谱仪(用于氚/碳-14分析)、超纯锗反康普顿γ谱仪(降低康普顿连续谱干扰)。真空样品制备系统需达到10-3Pa级真空度。
辅助设备包括:自动样品粉碎机(出料粒度可调)、程控干燥箱(105±5℃温控精度)、精密天平(0.1mg感量)、氡析出率测定舱(符合ISO 11665-8标准)。所有仪器须通过CNAS认可的计量机构年度校准。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测量检测
下一篇: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