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化妆品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9  

医用化妆品检测是保障产品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核心环节,重点涵盖微生物污染控制、化学成分合规性分析、毒理安全性评估及功效验证等关键指标。检测过程严格遵循国家药监局《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及ISO国际标准,通过实验室精密分析确保产品符合医疗级质量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医用化妆品检测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模块:

1.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耐热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定量检测

2. 化学成分分析:重金属(铅/砷/汞/镉)、防腐剂(甲醛/苯氧乙醇)、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抗生素及荧光增白剂筛查

3. 毒理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皮肤刺激性/过敏性试验、光毒性试验及长期毒性评估

4. 功效评价:经表皮水分流失率(TEWL)测试、皮肤屏障修复率测定、黑色素抑制率实验及抗炎活性验证

5. 稳定性测试:加速试验(40℃±2℃/RH75%±5%)、光照试验(4500±500Lx)及冻融循环测试

检测范围

医用化妆品检测对象覆盖三类主体:

1. 终端产品:皮肤修复敷料(凝胶/贴膜)、祛痘类产品(含酸制剂)、术后修复霜剂、美白淡斑制剂及医用防晒品

2. 原料成分:透明质酸钠交联度测定、胶原蛋白分子量分布分析、生长因子生物活性验证及植物提取物农残筛查

3. 包装材料:初包装密封完整性测试(色水法/真空衰减法)、浸出物分析(塑化剂/抗氧化剂迁移量)及生物相容性评估

检测方法

依据不同检测目标采用标准化方法体系:

1. 微生物检测:GB 7918.1-2021平板计数法结合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2. 重金属分析:GB/T 35825-201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配合微波消解前处理

3. 激素筛查:ISO 22718:2016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多残留同步检测技术

4. 功效验证:

• 体外重建皮肤模型(EpiSkin™)用于刺激性评估

• 共聚焦拉曼光谱法测定活性成分透皮吸收率

• 三维皮肤CT成像量化黑色素分布密度

5. 稳定性研究:ICH Q1A(R2)指导原则下的多因素正交实验设计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专业级分析设备:

1. 微生物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柜(Class II A2型)、全自动菌落计数仪(ProtoCOL 3)、实时荧光定量PCR仪(QuantStudio 5)

2. 化学分析室: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Agilent 6470)、场发射扫描电镜(SU5000)配备EDS能谱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L-8900)

3. 毒理实验室:离体角膜刺激性测试系统(BCOP)、流式细胞仪(CytoFLEX S)用于细胞毒性评估

4. 功效实验室:皮肤水分经皮流失测试仪(Tewameter® TM300)、皮肤弹性测试仪(Cutometer® MPA580)、多功能皮肤成像系统(VISIA-CR)

5. 稳定性实验室:可编程光照培养箱(MLR-352H-PJ)、药物稳定性试验箱(CHT-100A)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