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208
锂电池循环寿命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19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锂电池循环寿命检测包含六大核心指标:
容量保持率:记录电池在指定循环次数后实际放电容量与初始容量的百分比值
循环次数判定:依据标准定义的有效寿命终点(通常为额定容量80%)对应的充放电次数
内阻增长率:采用交流阻抗法测量电池欧姆阻抗和极化阻抗的复合变化趋势
库仑效率:计算单次循环放电容量与充电容量的比值序列
电压平台稳定性:分析恒流充放电曲线中特征电压段的衰减幅度
热特性参数:监测循环过程中表面温升速率及最高温度极值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锂电池类型:
分类维度 | 具体类型 |
---|---|
正极材料 | 钴酸锂(LCO)、三元材料(NCM/NCA)、磷酸铁锂(LFP)、锰酸锂(LMO) |
应用领域 | 消费电子(3C)、电动汽车(EV/PHEV)、储能系统(ESS)、特种设备 |
外形结构 | 圆柱型(18650/21700)、方形铝壳、软包电池、刀片电池 |
工作温度 | 常规型(-20~60℃)、宽温型(-40~85℃) |
检测方法
1. 循环充放电测试法
依据IEC 62660-2标准建立标准测试程序:
初始容量标定:在25±2℃环境下进行三次完整充放电循环
循环条件设定:采用1C恒流恒压充电至4.2V截止电流0.05C,1C恒流放电至2.5V
周期数据采集:每50次循环记录完整充放电曲线及关键参数
终止条件判定:当放电容量连续三次低于初始值80%时终止测试
2.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采用三电极体系进行EIS测试:
频率范围:10mHz~100kHz
扰动电压:5mV正弦波信号
测试间隔:每100次循环后测量全频段阻抗谱
等效电路建模:构建包含电解液阻抗(Rs)、SEI膜阻抗(Rsei)及电荷转移阻抗(Rct)的Randles模型
3. 环境模拟加速测试
基于Arrhenius方程设计加速老化方案:
加速因子 | 控制参数 |
---|---|
温度应力 | 45℃/55℃/65℃梯度温控箱环境模拟 |
SOC窗口 | 高SOC(90-100%)与低SOC(0-10%)区间交替循环 |
C-rate强化 | 采用2C/3C倍率进行过载充放电测试 |
检测仪器
1. 多通道电池测试系统
电压精度:±0.05% FS (0-5V量程)
电流分辨率:1μA@10A量程档位
通道隔离度:≥80dB@1kHz频率点
温度采集模块:4线制PT100传感器±0.1℃精度
2. 电化学工作站配置要求
阻抗测量带宽:10μHz~10MHz频率范围覆盖能力
电流放大器:±1A峰值电流输出能力带主动散热系统
电位器噪声水平:<5μV RMS (10Hz~100kHz)
软件分析模块:具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功能等效电路分析工具包
3. 环境模拟设备技术参数
设备类型 | 关键指标要求 | |
---|---|---|
高低温试验箱 | 温度范围 | -70℃~+150℃可编程控制 |
变温速率 | >5℃/min (全程平均) | |
均匀度误差 | <±1.5℃@-40℃工况点测量值波动幅度<0.5%RH@湿度控制模式(选配) |
注:所有设备需定期通过NIM溯源的标准电压源、标准电阻箱进行计量校准,确保测量系统不确定度≤0.1%。实验室应建立符合ISO/IEC17025要求的质量控制体系。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水杨酸甲酯检测
下一篇:彩涂铝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