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残留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9  

农药残留成分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检测涵盖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数百种化合物分析,需依据GB23200.113-2018等国家标准规范操作流程。核心环节包括样品前处理技术优化、痕量物质精准定量及多残留同步筛查能力建设。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农药残留检测主要覆盖七大类化合物:

1. 有机磷类:毒死蜱、敌敌畏、乐果等含磷有机化合物

2. 有机氯类:六六六、滴滴涕等持久性污染物

3. 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广谱杀虫剂

4. 氨基甲酸酯类:克百威、涕灭威等神经毒性物质

5. 三唑类: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

6. 新烟碱类:吡虫啉、噻虫嗪等系统性杀虫剂

7. 除草剂类:草甘膦、莠去津等农田化学制剂

检测范围

1. 初级农产品:蔬菜(叶菜类、根茎类)、水果(浆果类、柑橘类)、谷物(稻米、小麦)、茶叶及中草药原料

2. 加工食品:婴幼儿辅食、食用油、果汁饮料、干制食品

3. 环境介质:农田土壤(耕作层0-20cm)、灌溉水体(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沉降物

4. 生物样本:畜禽产品(肌肉组织、内脏)、蜂产品(蜂蜜、蜂王浆)

5. 特殊基质:食用菌(子实体/培养基)、水产品(鱼类/甲壳类)

检测方法

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适用于挥发性/半挥发性农药分析

 - 配备电子轰击离子源(EI)

 - 采用DB-5MS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

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针对热不稳定/强极性化合物

 - 使用C18反相色谱柱(2.1×100mm,1.7μm)

 - 电喷雾电离(ESI)正负离子切换模式

3. 快速前处理技术:

 - QuEChERS法(分散固相萃取)

 - SPE小柱净化(Florisil/PSA/C18复合填料)

4. 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试剂盒用于现场初筛

5. 光谱技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快速识别

检测仪器

1.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GC-QqQ-MS)

 - 质量范围:10-1000amu

 - 扫描速度:20,000amu/s

2.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仪(UHPLC-QTOF)

 - 质量精度<1ppm

 - 采集速率≥40Hz

3. 全自动固相萃取系统

 - 并行处理通道数≥6

 - 压力控制范围0-100psi

4. 微波消解仪

 - 温控精度±0.5℃

 - 最高处理温度300℃

5. 冷冻研磨机

 - 研磨频率25Hz

 - 适配50mL不锈钢研磨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