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石蜡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9  

氯化石蜡检测是评估产品中短链(C10-C13)、中链(C14-C17)及长链(C18-C30)氯化石蜡含量的关键分析技术。本文依据GB/T33345-2016、EPA8270E等标准体系,重点阐述氯含量测定、同系物分布分析及毒性物质筛查等核心指标。专业实验室需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精密手段实现ppm级定量检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氯含量测定:通过氧弹燃烧法结合离子色谱(IC)测定总氯含量(质量分数40%-70%),符合ISO 18219-2015标准要求

碳链分布分析:采用GC-MS解析C10-C30碳链长度分布特征,识别短链(SCCP)、中链(MCCP)、长链(LCCP)占比

热稳定性测试:依据ASTM D4203进行热重分析(TGA),测定起始分解温度(≥170℃)及失重速率

毒性物质筛查:检测六氯苯、多氯联苯等副产物残留量(限值<50mg/kg),参照REACH法规附件XVII第28项

物理性能验证:包括密度(1.1-1.3g/cm³)、粘度(50-300mPa·s/25℃)、闪点(>200℃)等基础参数测定

检测范围

塑料制品:PVC电缆料(增塑剂含量5%-30%)、聚烯烃阻燃母粒(添加量1%-15%)

橡胶制品:输送带覆盖胶(CP含量8%-20%)、密封件阻燃配方(≤12%)

涂料产品:船舶防污漆(SCCP禁用)、防火涂料(MCCP≤1%)

金属加工液:极压添加剂中LCCP含量检测(欧盟POPs法规限值0.1%)

电子电器产品:印刷电路板阻燃涂层(RoHS 2.0要求SCCP<0.1wt%)

包装材料:食品级塑料包装中CPs迁移量测试(GB 9685-2016规定不得检出)

检测方法

GC-ECD/GC-MS法:基于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120℃→300℃(10℃/min),EI源全扫描模式(m/z 50-500)

FTIR光谱法:采用ATR附件采集600-800cm⁻¹特征吸收峰,通过C-Cl伸缩振动峰(615cm⁻¹)进行半定量分析

氧弹燃烧-微库仑法:样品在氧气压力3MPa下燃烧分解,吸收液采用0.1mol/L NaOH溶液,测定氯离子浓度误差≤±5%

HPLC-ICP-MS联用技术: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后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氯同位素比(m/z 35/37)

二维气相色谱法:利用非极性柱(HP-5)×极性柱(DB-17)二维分离系统提升同系物分辨能力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配备冷进样口(CIS4)和MRM模式,检出限可达0.1mg/kg(SCCPs)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配置液体池和高温气体池附件,光谱分辨率4cm⁻¹

热重分析仪:氮气氛围下升温速率10℃/min,测量精度±0.1μg

离子色谱系统:AS23阴离子分析柱(4×250mm),电导检测器灵敏度<0.1μS/cm

微波消解仪:40位高通量转子系统,最高温度300℃,压力80bar消解效率>98%

全自动索氏提取器:六通道并行工作模式,正己烷/丙酮混合溶剂提取效率≥95%

凝胶渗透色谱仪:PLgel 3μm MIXED-E色谱柱分离大分子干扰物,流速1mL/min

三重四极杆质谱仪:QqQ配置下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同量异位素干扰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