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63
空调滤清器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19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空调滤清器核心检测项目包含六大类:
过滤性能测试:分级过滤效率(PM0.3-PM10)、微生物截留率(细菌/病毒)、最小穿透粒径
空气动力学特性:初始阻力曲线、额定风量下压降变化率、最大允许工作压差
耐久性测试:容尘量测定(ASHRAE 52.2标准)、加速老化试验(温湿度循环)
材料特性分析:纤维直径分布(SEM扫描电镜)、表面电荷密度(Zeta电位仪)、抗菌剂缓释速率
安全性能验证:阻燃等级(UL94标准)、VOC释放量(GC-MS联用)、材料生物相容性
结构完整性检验:边框密封度(氦质谱检漏)、褶型保持率(振动试验后)
检测范围
现行检测标准覆盖三类产品体系:
材质维度:无纺布复合滤材、静电驻极材料、玻璃纤维滤纸、活性炭改性滤层
应用场景:家用分体式空调、中央空调机组、洁净室FFU单元、汽车HVAC系统
过滤等级:初效过滤器(G1-G4)、中效过滤器(F5-F9)、高效过滤器(H10-H14)
特殊环境适应性测试包含:高湿度环境(RH≥90%)下的强度衰减测试、低温工况(-30℃)材料脆性试验、盐雾腐蚀环境(5%NaCl溶液)耐候性评估。
检测方法
标准化测试流程依据ISO 16890:2016建立:
过滤效率测定:采用气溶胶光度计法,使用DEHS/DOP多分散气溶胶发生器产生0.3-10μm颗粒物,上下游浓度比对数法计算效率值
阻力特性测试:在风洞装置中按EN 779:2012标准建立风量-压降曲线,记录额定风量±20%范围内的动态阻力值
容尘量试验强>:采用ISO 5011多级加载法,分阶段注入AC细灰(0-80μm),直至压差达到初阻力的2倍时终止试验
材料表征方法强>:纤维直径分布通过ImageJ软件处理SEM图像获得;表面电荷采用流动电势法测定;抗菌性能依据ISO 20743定量评估
密封性验证强>:使用氦质谱检漏仪在3kPa压差下扫描边框接缝处,泄漏率应≤0.01%vol/min
检测仪器
设备名称 | 技术参数 | 功能描述 |
---|---|---|
激光粒子计数器 | 0.3-10μm六通道同步监测 流量28.3L/min±5% | 上下游颗粒物浓度实时比对 |
风洞测试系统 | 风速范围0.5-15m/s 湍流度≤3% | 模拟实际风道工况条件 |
压差传感器阵列 | 量程0-1000Pa 精度±0.5%FS | 多点位压降同步采集 |
TGA-DSC联用仪 | 温度范围25-1000℃ | 滤材热稳定性分析 |
AATCC人工汗液测试箱 | pH4.3-7.5可调 | 材料耐腐蚀性能评估 |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 分辨率4cm⁻¹ | 化学官能团定性分析 |
振动试验台 | 频率5-2000Hz可编程 | 模拟运输及使用中的机械应力 |
三维形貌仪 | 纵向分辨率0.1nm | 滤层表面结构表征 |
注:所有设备均需定期进行CNAS认可的计量校准,温湿度传感器校准周期不超过12个月,粒子计数器每年需完成TSI 3160标定。
主要参照标准体系:
GB/T 14295-2019《空气过滤器》
ISO 16890:2016空气过滤器分级与性能测试
ASHRAE 52.2-2017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方法
EN 1822-1:2019高效空气过滤器分级标准
实验室质量控制要求:
1. 每批次样品设置平行样3组
2. 环境条件控制:温度23±2℃,湿度50±10%RH
3. 数据采集频率≥10Hz
4. 原始数据保留期限≥6年
合格判定准则:
- PM2.5一次通过效率≥95%(对应ePM2.5等级)
- 初始阻力≤50Pa(额定风量下)
- VOCs释放量<50μg/m³(72小时累积值)
- 阻燃等级达到V-1级及以上
技术规范更新提示:2024版ISO/TC142修订草案新增纳米颗粒物(<100nm)过滤效能评价章节,建议关注后续版本更新。
注意事项:
1. 样品预处理需在标准环境下平衡24小时以上
2. DEHS气溶胶发生浓度需稳定在20±5mg/m³范围内
3. HEPA级别过滤器需在BLS-3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性测试
综合报告应包含:原始数据图谱、统计过程控制(SPC)图表、不确定度分析报告及符合性声明文件。
补充说明:对于医用级过滤器附加EN ISO 29463系列标准要求的MPPS(最易穿透粒径)测试。
最终结论需明确标注产品符合的过滤等级及适用场景限制条件。
本文件所述方法仅适用于常规工况下的实验室测试评估。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防护等级ip65测试
下一篇:扫频振动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