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208
制冷剂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22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制冷剂成分检测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指标:主成分纯度测定(≥99.5%)、卤代烃杂质定量分析(含氯/氟化合物)、水分含量测试(≤10ppm)、酸度值测定(以HCl计≤1ppm)、不凝性气体含量检测(≤1.5%)。其中主成分纯度直接影响制冷效率及系统稳定性,需采用ASTM E260-96标准进行梯度验证。
特殊工况下需扩展检测挥发性有机物(VOCs)残留量及金属离子浓度指标。针对混合制冷剂(如R407C/R410A),需建立多组分同步分析模型并验证配比精度(±0.5%)。可燃性制冷剂(R290/R600a)须额外进行爆炸极限测试及闪点测定。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覆盖四类主要制冷介质:氟氯烃类(CFCs:R11/R12)、氢氟氯烃类(HCFCs:R22/R123)、氢氟烃类(HFCs:R134a/R404A)及新型环保工质(HFOs:R1234yf/R1234ze)。天然制冷剂(NH3/CO2/碳氢化合物)需采用专用检测方案。
特殊应用场景包含:车载空调系统冷媒(SAE J2099标准)、超低温制冷剂(R23/R508B)、离心式冷水机组专用冷媒(R1233zd)等。针对回收再利用制冷剂需执行ISO 20486:2017规定的污染物筛查程序。
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是主成分分析的基准方法(ISO 817:2014),配备DB-624毛细管柱(60m×0.32mm×1.8μm),载气流量1.5mL/min(He),程序升温范围40-220℃。质谱采用EI源(70eV),扫描范围m/z 35-450。
微量水分测定执行ASTM E203-16卡尔费休库仑法,电解电流自动控制终点判定。酸度测试采用电位滴定法(ASTM D1613),0.01mol/L KOH乙醇标准液滴定至pH=5.5终点。不凝性气体分析使用差示压力法装置(JIS K2238)。
检测仪器
核心设备配置包括:Agilent 8890气相色谱仪配5977B MSD检测器、Mettler Toledo C30库仑法水分仪、Metrohm 905 Titrando自动滴定系统、Inficon 3000 Micro GC便携式分析仪。辅助设备需配置恒温油浴循环器(±0.1℃)、真空脱气装置(极限真空≤10Pa)、精密电子天平(0.1mg精度)。
校准设备包含NIST可追溯标准物质组(SRM 39g/h组)、动态配气装置(Environics 4000)、渗透管恒温校准系统(VICI Metronics)。现场检测需配备防爆型红外光谱仪(Thermo Fisher Antaris IGS)及光声光谱气体分析模块。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清洁剂成分检测
下一篇:烟油成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