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锈液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2  

除锈液检测需通过科学方法评估其化学成分、腐蚀性能及环保合规性。核心检测项目涵盖pH值、有效成分含量、重金属残留量及材料兼容性等指标。专业检测需依据GB/T、ISO等标准体系实施实验室分析,重点关注溶液稳定性与作业安全性之间的平衡关系。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除锈液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基础理化指标与功能性参数两大类别。基础理化指标涵盖溶液密度(20℃)、pH值范围(1.0-14.0)、沸点(开口杯法)、闪点(闭口杯法)及粘度(旋转粘度计法)。功能性参数重点测定游离酸浓度(以HCl或H3PO4计)、缓蚀剂有效含量(苯并三氮唑类物质)、表面活性剂浓度(非离子型)以及金属离子螯合能力(EDTA当量)。环保合规性检测包括六价铬(Cr⁶⁺)含量(≤0.1%)、镉(Cd)含量(≤0.01%)、铅(Pb)总量(≤0.1%)及COD值(化学需氧量)等环境风险指标。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酸性体系(盐酸基、磷酸基)、中性体系(有机酸复合型)及碱性体系(氢氧化钠基)三大类除锈制剂。应用场景涉及碳钢构件预处理、不锈钢焊道清洗、铝合金表面处理及铜合金氧化层清除等典型工况。特殊环境用制剂需额外验证低温(-10℃)稳定性与高温(60℃)加速老化性能。军工级产品须满足MIL-DTL-5541F标准对镁合金基材的腐蚀抑制要求。

检测方法

酸度测定采用GB/T 9725-2007规定的电位滴定法,使用0.1mol/L NaOH标准溶液进行终点判定。重金属元素分析执行ISO 11885:2007水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检出限达0.01mg/L级。缓蚀剂效能评估参照ASTM G31-21标准开展静态挂片试验,测试周期72小时以上。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测定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GC/MS),符合HJ 639-2012环境监测规范。

检测仪器

精密pH计(分辨率0.01pH)配备复合玻璃电极进行溶液酸碱度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配置轴向观测系统实现多元素同步分析;电化学工作站配备三电极体系完成极化曲线与阻抗谱测试;恒温恒湿试验箱提供温度波动度±0.5℃的加速腐蚀环境;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D50值);微波消解仪用于样品前处理中的密闭消解过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UHPLC-MS/MS)进行有机添加剂定性定量分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