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中的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2  

生活饮用水质量直接关系公众健康安全,需依据GB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开展系统性检测。核心检测项目涵盖微生物指标、感官性状、毒理指标及放射性参数等四大类76项参数。专业机构通过标准化采样流程与精密仪器分析实现水质精准评估,重点关注三氯甲烷、重金属及致病菌等高风险因子。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生活饮用水检测体系包含四大类法定指标:微生物指标(6项)、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20项)、毒理指标(55项)及放射性指标(2项)。其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执行一票否决制;砷、镉、铅等重金属采用分级限值管理;新兴污染物如亚硝胺类化合物纳入扩展监测清单。

常规九项必检参数包括:浑浊度pH值余氯、耗氧量、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风险监控重点覆盖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卤乙酸)、农药残留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及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

检测范围

水质监测网络覆盖供水全流程:水源水(地表水/地下水)执行GB 3838标准监测109项特征污染物;水厂出水实施106项全分析;管网末梢水每月开展42项常规监测;二次供水设施增加锌、铁等金属溶出量专项检测。

应急监测场景需特别关注生物毒素(微囊藻毒素)、化学泄漏物(苯系物)及战时污染物(氰化物)。区域性特征污染物监测包含高氟/高砷地下水区域的氟化物/砷专项普查,以及工业区周边供水系统的VOCs持续监控。

检测方法

微生物检测采用滤膜法(GB/T 5750.12)与酶底物法并行验证;重金属分析主要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5750.6)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700);有机污染物检测依托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B/T 5750.8)完成。

现场快速检测配备余氯比色计(DPD法)、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电极法)。实验室确证方法包含离子色谱法测定氯化物(HJ 84)、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氰化物(HJ 823)及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性有机物(HJ 620)。

检测仪器

核心实验室配置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UHPLC-MS/MS)用于农药多残留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实现23种金属元素同步测定;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配备荧光鉴定模块提升致病菌检出率。

专项设备包含总有机碳分析仪(TOC-V系列)、放射性活度测量仪(低本底α/β计数器)及生物毒性检测仪(发光细菌法)。质量控制体系标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石墨炉双模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备20cm长光程比色皿)及百万分之一分析天平。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