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合金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5  

高温合金检测是保障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端装备可靠性的关键技术环节。核心检测项目涵盖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及微观组织表征三大类,需严格遵循GB/T228.1、ASTME1473等行业标准实施。重点把控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持久强度、抗氧化性及蠕变特性等关键指标。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高温合金核心检测体系包含四大类共12项关键指标:

化学成分分析:主量元素(Ni, Cr, Co, Mo等)精确测定;痕量元素(S, P, Pb, Bi等)控制;气体含量(O, N, H)检测

力学性能测试:室温/高温拉伸试验(σb, σ0.2, δ5);持久强度试验(1000h级);蠕变断裂试验(650-1100℃);低周疲劳试验(103-105次循环)

微观组织表征:γ'相尺寸分布(20-500nm);晶粒度评级(ASTM E112);碳化物形态分析;夹杂物评级(ASTM E45)

特殊性能评估:抗氧化性(1000℃/100h增重法);热腐蚀试验(Na2SO4+NaCl盐雾环境);热膨胀系数测定(20-1200℃)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三类高温合金材料及制品:

变形高温合金:锻轧棒材(Φ20-600mm)、环形件(R1000-3000mm)、板材(δ0.5-50mm)的入厂复验及工艺验证

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凝固叶片(单晶/柱晶)、等轴晶铸件的冶金质量评估,包括缩孔率(≤0.5%)、疏松度(ASTM E505)等指标

粉末冶金制品: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粉末(50-150μm)、热等静压成型件的致密度(≥99.8%)及夹杂物控制

焊接质量评价:电子束焊缝的熔深一致性(±5%)、激光焊热影响区宽度(≤200μm)、钎焊接头强度保持率(≥85%)

检测方法

依据材料类型及服役条件选择适用方法标准:

化学成分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执行GB/T 223系列标准

惰性气体熔融法测定氧氮氢含量(ASTM E1409/E1447)

力学性能测试:

高温拉伸试验按GB/T 4338规定执行,采用三段式控温系统(±3℃)

蠕变持久试验依据HB 5150标准建立双室加热系统(1000℃级)

微观组织分析:

金相制样执行GB/T 13298规范,腐蚀剂选用Kalling's试剂(CuCl2:HCl:乙醇=1:2:3)

扫描电镜能谱联用(SEM-EDS)进行微区成分Mapping分析(空间分辨率≤1μm)

无损检测技术:

荧光渗透检测按HB/Z 61实施,缺陷识别灵敏度达0.05mm级

工业CT扫描实现三维孔隙率分析(体素分辨率≤5μm)

检测仪器

关键检测设备配置及技术参数要求:

直读光谱仪:配置氩气冲洗系统,波长范围165-670nm,检出限达ppm级(Thermo ARL 4460型)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香水皂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