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燕窝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5  

干燕窝成分检测通过科学手段分析其核心营养成分及潜在风险物质。主要检测项目包括蛋白质含量、水分活度、亚硝酸盐残留及重金属污染等指标,采用光谱分析、色谱技术及微生物培养等方法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本文依据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系统阐述实验室检测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干燕窝成分检测涵盖六大核心指标:蛋白质含量作为核心营养参数需达到≥50%的行业基准值;水分活度需控制在0.65以下以抑制微生物增殖;亚硝酸盐残留量执行≤30mg/kg的食品安全限值;重金属污染重点监测铅(≤0.5mg/kg)、镉(≤0.1mg/kg)、汞(≤0.02mg/kg)三类元素;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10000CFU/g)、大肠菌群(≤3MPN/g)及致病菌检出限;氨基酸组成分析需包含17种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的配比验证。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三类样本:东南亚产地的屋燕与洞燕原料及其加工制品;经挑毛、定型、干燥等传统工艺或现代冻干技术处理的成品;不同包装规格(5g-100g)的密封产品。特别针对血燕等特殊品类增加铁元素价态分析以鉴别染色风险。对于即食类产品需额外验证防腐剂添加合规性。

检测方法

蛋白质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GB 5009.5-2016),通过硫酸消解转化总氮量后计算粗蛋白含量;水分活度使用红外干燥法(GB 5009.3-2016)进行恒重测定;亚硝酸盐检测依据分光光度法(GB 5009.33-2016),经盐酸萘乙二胺显色后于540nm波长定量;重金属元素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GB 5009.12-2017)完成前处理与测定;微生物检验参照GB 4789系列标准进行梯度稀释培养;氨基酸分析通过盐酸水解-高效液相色谱法(GB 5009.124-2016)实现组分分离与定量。

检测仪器

实验设备配置包含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亚硝酸盐显色分析)、原子吸收光谱仪(重金属元素定量)、凯氏定氮装置(蛋白质消化蒸馏)、红外水分测定仪(快速水分活度测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有机污染物筛查)、生物安全柜(微生物无菌操作)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组分分离)。辅助设备涵盖微波消解仪(样品前处理)、恒温培养箱(微生物增殖控制)和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精密称量)。所有仪器均通过CMA认证并定期进行计量校准。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