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7  

海绵成分检测是通过科学手段对各类海绵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及安全性进行系统分析的过程。检测涵盖聚合物类型鉴定、添加剂含量测定、有害物质筛查及力学性能评估等核心指标,采用光谱分析、色谱技术及物理测试方法确保数据准确性,为工业生产和产品合规性提供技术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海绵成分检测主要包含四大类核心项目:

基础化学成分分析:测定聚氨酯(PU)、聚乙烯(PE)、聚酯(PET)等高分子材料占比;定量分析发泡剂(如戊烷)、阻燃剂(如TCPP)、抗氧化剂等添加剂含量

物理性能测试:密度测定(ISO 845标准)、回弹率(ASTM D3574)、压缩永久变形(GB/T 6669)、拉伸强度(ISO 1798)及撕裂强度等力学指标

有害物质筛查

海绵成分检测覆盖多种材料类型及应用场景:

聚氨酯基材:包含软质PU(家具填充)、硬质PU(保温材料)、记忆棉(慢回弹)等不同发泡体系

橡胶基材:天然乳胶海绵(寝具)、丁腈橡胶海绵(工业密封)、硅胶海绵(医用辅料)等

纤维素基材:植物纤维海绵(清洁用品)、再生纤维素海绵(包装材料)等环保型材料

复合型材料: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泡沫(声学材料)、聚酰亚胺泡沫(航空航天)等特种海绵

应用领域涉及汽车内饰(VOC管控)、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儿童用品(邻苯二甲酸酯限制)、建筑保温(阻燃等级)等特殊行业要求。

检测方法

红外光谱法(FTIR):通过特征吸收峰识别聚合物类型及添加剂种类,配备ATR附件实现无损快速检测

热重分析法(TGA):在氮气/空气氛围下测定材料热分解曲线,计算有机组分与无机填料比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用于挥发性有机物(VOC)及增塑剂类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重金属元素(铅、镉、汞等)含量至ppb级精度

动态力学分析(DMA):测定材料在不同温度/频率下的储能模量及损耗因子

扫描电镜-能谱联用(SEM-EDS):观察泡孔结构形貌并分析局部区域元素组成

检测仪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配备DLaTGS检测器及金刚石ATR模块,光谱范围4000-400cm⁻¹

同步热分析仪:集成TGA-DSC功能,温度范围RT-1600℃,分辨率0.1μg

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EI/CI复合离子源,质量数范围1.5-1050amu

万能材料试验机:50kN载荷传感器,配备高低温试验箱(-70℃~300℃)

激光导热系数测定仪:符合ISO 22007标准,测量范围0.001-20W/(m·K)

微波消解系统:40位高通量消解罐,最高温度300℃,压力80bar

所有仪器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并参与ILAC国际比对实验。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丙酮成分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