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热熔胶清洗剂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27
热熔胶清洗剂成分检测是评估其安全性与合规性的关键环节,重点针对溶剂体系、表面活性剂及添加剂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手段识别挥发性有机物(VOCs)与有害物质残留量。检测过程严格遵循ISO17025体系要求,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热熔胶清洗剂的核心检测项目涵盖主要功能组分与潜在风险物质的双向验证体系。溶剂体系分析包括烷烃类(C10-C16)、酯类(乙酸乙酯/丁酯)及醇醚类(乙二醇单丁醚)的定性与定量测定;表面活性剂检测聚焦阴离子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非离子型(聚氧乙烯醚)的配比验证;添加剂专项检测涉及缓蚀剂(苯并三氮唑)、抗氧化剂(BHT)及pH调节剂的合规性筛查;VOCs总量测定依据GB/T 23985标准执行;有害物质管控重点监测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卤代烃(二氯甲烷/三氯乙烯)及重金属(铅/镉/汞)的限量指标。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工业级、电子级及食品接触级热熔胶清洗剂的全面质量评估。工业级产品重点验证溶剂脱脂效率与金属兼容性指标;电子级清洗剂需额外执行离子残留量(Cl⁻/Na⁺≤5μg/cm²)与颗粒物控制(≥0.5μm颗粒≤100个/mL)专项测试;食品接触类产品依据FDA 21 CFR 175.105标准进行迁移量模拟实验;特殊应用场景扩展至低温型(-40℃粘度≤50mPa·s)与高温稳定型(150℃挥发残留≤0.1%)清洗剂的性能验证;同时覆盖水基型、半水基型及溶剂型三大技术路线的成分差异分析。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用于构建C5-C20挥发性组分的全谱数据库,配备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范围40℃至280℃,EI源电离能量70eV;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C18反相柱分离非挥发性添加剂,紫外检测器波长设定为254n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通过ATR附件采集4000-400cm⁻¹特征吸收峰匹配标准谱库;离子色谱法(IC)配备AS11-HC分析柱测定阴离子含量,电导检测器灵敏度设定为3μS/cm;原子吸收光谱法(AAS)采用石墨炉模式测定重金属元素检出限达ppb级;热重分析法(TGA)在氮气氛围下以10℃/min升温速率测定挥发组分热稳定性。检测仪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ISO45001检测
下一篇:肥皂化学物质深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