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熔胶软化点环球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7  

热熔胶软化点环球法检测是评估材料耐温性能的关键手段,依据ASTMD6493或GB/T15332标准执行。该方法通过钢球压入试样的形变过程测定软化点温度,核心参数包括升温速率、起始温度及终点判定规则。检测需严格控制环境温湿度与仪器校准状态,确保数据重复性与准确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环球法软化点检测聚焦于热熔胶材料的耐热特性量化分析,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指标:

软化点温度:试样在特定载荷下产生规定形变时的临界温度值

相变区间:从初始形变到完全流动的温度跨度

材料均匀性:同批次样品三次平行试验的温差允差(≤1.5℃)

热稳定性:连续升温过程中试样形态变化的可重复性

检测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多种热熔胶体系的性能评价:

基材类型: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酰胺(PA)、聚氨酯(PU)、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C)等

应用领域:包装封合、汽车内饰组装、电子元件固定、纺织层压等场景用胶粘剂

形态规格:粒状、块状、膜状及预成型胶条等固体形态样品

改性体系:含填料(碳酸钙/滑石粉)、增粘树脂(松香/石油树脂)或阻燃剂的复合胶体

检测方法

标准操作流程包含六个关键阶段:

试样制备:将原始样品置于150±5℃熔融浴中完全液化后注入环形模具,冷却至23±2℃保持30分钟脱模

仪器预热:加热浴槽选用甘油或硅油介质,初始温度设定低于预估软化点45℃并稳定15分钟

测试装配

升温控制:以5±0.5℃/min速率加热介质并持续搅拌保证温度梯度≤0.5℃/min

终点判定:当试样受钢球压力产生25.4mm垂直位移时立即记录介质温度

数据验证:每组样品进行三次有效测试取算术平均值,单次偏差超过1℃需重新制样复测

检测仪器

标准化实验室应配置以下专用设备系统:

环球法软化点测定仪:包含500mL耐高温玻璃烧杯、电动搅拌装置及试样环固定支架组

技术参数:控温精度±0.1℃,加热功率≥800W

高精度温度传感器:铂电阻(Pt100)探头配合四线制测量电路

量程范围:0-300℃,分辨率0.01℃

标准钢球组件:直径9.53±0.01mm的碳化钨合金球体

质量要求:3.50±0.05g(符合ASTM A29标准)

位移测量系统:激光测距模块或机械千分表

测量精度:±0.02mm(25mm量程内)

环境控制单元:恒温恒湿箱维持23±2℃/50±5%RH预处理条件

容积要求≥50L且风速≤0.2m/s

数据采集系统:多通道温度-位移同步记录仪

采样频率≥1Hz且具备自动生成温度-位移曲线的功能模块

此处隐藏内容符合格式规范要求。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