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控制软件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8  

远程控制软件检测是保障系统安全性与功能可靠性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专业检测视角出发,围绕安全性验证、性能指标分析及协议合规性三大核心维度展开论述,涵盖漏洞扫描、数据加密强度测试等12项关键技术指标,适用于跨平台软件的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估。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远程控制软件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模块:

安全防护能力验证:包括身份认证机制强度测试(支持生物识别/双因素认证等)、传输层加密协议合规性验证(TLS 1.3+标准)、会话劫持防御能力评估

功能完整性测试:涵盖文件传输完整性校验(MD5/SHA-256算法)、远程桌面帧率稳定性(≥30fps)、输入设备映射准确度等23项功能指标

性能基准测试:重点监测网络延迟敏感度(≤150ms时功能正常)、带宽占用率(1080P分辨率下≤8Mbps)、多会话并发处理能力(≥50路)

兼容性验证:跨平台支持能力测试(Windows 10/11, macOS 12+, Linux Kernel 5.4+)、硬件适配性验证(Intel/AMD/M1芯片组)

日志审计功能:操作日志完整性检查(包含时间戳、用户ID、操作类型)、日志存储周期验证(≥180天)

隐私保护合规性:GDPR/CCPA数据保护规范符合性审查、屏幕水印植入有效性验证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覆盖四类典型应用场景:

企业级远程办公系统:支持Citrix HDX/VMware Blast协议的虚拟桌面架构(VDI)解决方案

工业控制系统:符合IEC 62443标准的SCADA远程监控软件,重点检测Modbus TCP/IP协议封装安全性

消费级应用软件:包含Windows远程桌面/macOS屏幕共享等原生工具及第三方跨平台解决方案

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基于MQTT/CoAP协议的设备远程控制接口安全性评估

特殊环境适应性测试包含:卫星通信环境(时延≥800ms)、4G/5G移动网络切换场景、跨国骨干网传输(跨AS域路由)等复杂网络拓扑验证。

检测方法

采用分层递进式检测技术体系:

静态代码审计:使用Checkmarx/Klocwork工具进行CWE TOP 25漏洞模式匹配,重点排查缓冲区溢出(CWE-120)、整数溢出(CWE-190)等内存管理缺陷

检测仪器

设备类型 技术参数 应用场景
网络损伤模拟仪 支持RFC6349标准,可模拟0.1%-15%丢包率,±50ms抖动时延 弱网环境适应性测试
协议分析系统 100Gbps线速捕获能力,支持300+应用层协议解码 加密流量元数据分析
硬件安全模块(HSM) FIPS 140-2 Level 3认证,支持国密SM2/SM4算法验证 密码学实现合规性测试
光电隔离测试床 40Gbps光隔离通道,纳秒级时序同步精度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