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16976-1997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3次  |  2024-12-20 10:30:28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内容总结了标准《GB/T 16976-1997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并用合理的HTML标签进行优化: ```html GB/T 16976-1997 检测项目与方法说明

GB/T 16976-1997 标准相关信息

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内容,以下是涉及的主要检测项目:

  • 层级协议一致性检测:对X.25协议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进行符合性验证。
  • 数据转发测试:验证在传输过程中数据是否能够无误地被接收并传递。
  • 连接建立与拆除功能测试:检测网络服务连接的创建与终止过程是否符合规定。
  • 错误处理机制验证:检查对网络通信错误(如丢包、传输中断)是否具备容错机制。
  • 吞吐量与延时测试:评估网络服务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检测方法

标准中建议使用如下方法进行检测:

  • 协议仿真器测试:使用协议仿真工具模拟X.25通信流程,分析通信参数是否满足协议要求。
  • 实际网络测试:将标准硬件设备接入测试网络环境,进行真实数据包的发送与接收分析。
  • 压力测试:模拟极限负载环境(例如同时建立多个连接)以观察网络的稳定性与性能。
  • 日志记录分析:通过记录通信日志,检查帧格式、序号、时间戳以及错误代码等是否符合协议规范。

涉及的产品

以下是可能涉及到的相关产品:

  • X.25通信设备:如基于X.25协议的路由器、交换机。
  • 调制解调器:支持 X.25 标准的调制解调器设备。
  • 终端设备:如基于X.25网络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
  • 协议测试仪器:专用于协议层一致性与传输验证的检测工具。

产品应用范围包括金融服务、远程终端网络、工业自动化通信等领域。

注意:此信息为依据GB/T 16976-1997标准的总结,仅供参考使用。

``` 以上HTML结构将内容进行了合理分层,同时通过``标签标注了重点,使用`

`和`

    `等标签增强了可读性并清晰地呈现了信息。

    GB/T 16976-1997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

    标准号:GB/T 16976-1997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7-09-02

    实施日期:1998-04-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6976-1997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两组规程,并从中引出了三类实现的描述。本标准规定了系统-1984实现要满足的需求。本标准也规定了系统-1980实现要操作的规程。本标准还规定了兼容的实现要满足的需求。GB/T16976-1997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GB/T16976-1997

    GB/T 16976-1997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部分内容

    GB/T 16976—1997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IEC8878:1992《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

    通过制定这项国家标准,有利于OSI连接方式下网络服务的有序发展。本标准附录 A到附录 D 是标准的附录,附录E到附录I 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航天工业总公司信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君成、张汝澜。204

    GB/T16976--1997

    ISO/IEC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世界性标准化专门机构;国家成员体(它们都是ISO或IEC的成员国)通过国际组织建立的各个技术委员会参与制定针对特定技术范围的国际标准。ISO和IEC的各技术委员会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合作。与ISO和IEC有联系的其他官方和非官方国际组织也可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对于信息技术,ISO和IEC建立了一个联合技术委员会,即ISO/IECJTC1。由联合技术委员会提出的国际标准草案需分发给国家成员体进行表决。发布一一项国际标准,至少需要75%的参与表决的国家成员体投票赞成。

    国际标准ISO/IEC8878是由ISO/IECJTC1“信息技术”联合技术委员会制定的。附录 A 到附录 D 是标准的附录。附录E到附录 I 是提示的附录。205

    GB/T16976—1997

    本标准通过使用X.25包层协议(X.25PLP)的虚电路服务,定义了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方法。在本标准主体部分中表述的这种方法,规定了使用X.25虚呼叫(VC)服务的X.25/PLP的1984或之后版本(按X.25/PLP-1984引用)的要素与OSICONS要素之间的映射。与X.251984以后版本相关的特征被标识为究竟与哪一个版本有关。本标准类似于CCITTX.223,但目前是作为两个独立的文件发布。

    第13章包含关于系统与本标准一一致性声称的要求。使用其他虚电路服务和/或X.25其他版本的其他方法也被定义。特别地,在附录A中表述的针对虚呼叫的第二种方法,定义了子网络相关的收敛协议(SNDCP),将用于提供跨越子网络的OSICONS,或提供跨越使用1980或更早版本的X.25/PLP(按X.25/PLP-1980引用)设备的OSICONS。只有5.1中定义的X.25/PLP-1984的要素不能用以支持OSICONS时,才应使用 SNDCP。附录B根据是否实现本标准主体部分定义的规程,还是实现附录A定义的规程,或两者都实现,而包含系统的分类。另外,它还描述了所标识设备的类别之间,互作可能性和规则。附录A和B是本标准整体组成部分。它们是要在子网络和DTE两个方面向X.251984版的使用提供迁移策略。由于技术的发展,将来附录A和B的地位会被重新看待。附录C定义了提供OSICONS的另一种方法,这种情况与X.25的PVC服务结合使用。附录D为本标准提供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PICS)准则。附录C和D是本标准整体组成部分。附录E提供关于X.25协议规程和CONS原语之间关系方面的一些附加考虑。附录F展示X.25网络协议地址信息(NPAI),即地址字段和地址扩展设施的使用。附录G展示X.25转接延迟设施的使用。附录H展示X.25优先权设施的使用。附录I列出了 CCITT X.223和ISO/IEC8878之间的不同。附录E到I不是本标准的整体组成部分。X.25/PLP-1984与OSICONS之间的关系在图1中显示。这种关系只能按照提供CONS的网络层实体术语描述。这里没有给出关于只对给定网络提供中继功能的网络层实体的动作描述的讨论。运输协议

    X.25包层

    运输层

    网络层

    使用服务

    网络服务

    提供服务

    图1X.25包层协议与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关系定义OSI网络服务依照:

    a)服务原语动作和事件;

    b)每一原语动作和事件的相关参数,及所采用的形式;206

    GB/T16976-—1997

    c)这些动作和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有效序列。OSI网络服务既不规定各自的实现或产品,也不限制计算机系统内实体和接口的实现。定义X.25/PLP-1984依照:

    a)虚呼叫和永久虚电路规程;

    b)与这些规程相关包的格式,

    c)可选用户设施和CCITT规定的DTE设施用的规程和格式。使用“网络”这个词命名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应与使用“网络”这个词表示的传统上理解的通信网络区分开来。为便于区分,术语“子网络”用作物理设备的集合,统称为“网络”(参阅GB9387)。子网络可以是公用或专用网络。在公用网络情况下,它们的性质由各自的CCITT建议决定,如CCITTX.21对电路交换网络,CCITTX.25对包交换网络。纵观整个OSI相关建议|国际标准的集合,术语“服务”是指OSI参考模型的一层对它上面的层提供的抽象的能力。因此,网络服务是概念结构的服务,独立于管理上的划分。注:将一组OSI相关建议|国际标准内的术语“服务”的专门使用与其他地方由某组织描述服务条款的使用(例如,管理部门在 CCITT建议中定义的服务条款)区分开来是很重要的。2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

    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

    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exchange between systems-Use of X. 25 to provide the OSIConnection-mode Network Service1范围

    GB/T16976-1997

    idt ISO/IEC 8878:1992

    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CONS)是以一组原语动作和事件及其相关参数术语定义的。对于支持这种服务的协议,必须有CONS抽象原语和参数与协议实际要素之间的映射。对于X.25包层协议(PLP),本标准的主体部分对使用虚呼叫的X.25/PLP-1984提供这样的映射。本标准还提供CONS原语和参数到X.25/PLP-1980加SNDCP(附录A)的映射。这些映射适用于X.25虚呼叫服务。另外,对实现一个或多个映射的端系统和网络层中继系统的不同组合,定义了选择适当映射(如果有的话)的方法(附录B)。对X.25/PLP-1984和X.25/PLP-1980的永久虚电路PVC服务,CONS原语和参数到X.25/PLP的映射在附录℃中给出。

    本标准规定了两组规程,并从中引出了三类实现的描述。这些规程的需求既适用于端系统操作,也适用于网络层中继一半操作。这里涉及到中继操作,中继的两半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实现类别。本标准规定了系统-1984实现要满足的需求。这类实现被设计成能直接和有效地与其他系统-1984实现操作,并包括经过一个X.25(1984)子网络操作的情况。本标准也规定了系统-1980实现要操作的规程。这类实现被设计成能与其他系统-1980实现直接操作,并包括经过任何形式的X.25子网操作的情况,但操作没有系统-1984实现有效。本标准还规定了兼容的实现要满足的需求。这类实现被设计成能与所有其他实现类型直接操作,并包括经过任何类型的X.25子网络操作的情况。当放在这种环境中时,它们将有效地利用X.25(1984)。X.25/PLP通常被认为是端系统(即X.25术语中的“数据终端设备\)和包交换公用数据子网之间的操作。然而,X.25/PLP也能用于其他提供OSICONS的环境,这样的其他使用的例子包括:a)连接到X.25包交换专用数据子网的端系统;b)连接到局域网的端系统;

    c)在没有包交换公用数据子网介入时,两个端系统直接连接或电路交换连接(包括经过电路交换数据子网络的连接)。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9-02批准208

    1998-04-01实施

    GB/T 16976—1997

    GB9387—88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idtISO7498:19841eqv CCITT X. 200:1988)

    GB/T15126—1994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的网络服务定义(idtISO/IEC8348:1992leqvCCITT X.213:1992)

    GB/T 15129-1994

    GB/T 16974—1997

    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服务约定(idtISO/TR8509:1987leqvCCITT X. 210:1988)

    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数据终端设备用X.25包层协议(idtISO/IEC8208:1995leqvCCITTX.25:1988)

    注:针对包层协议描述,该建议将被单独引用。然而,该建议充分地规定了DCE的行为,而对DTE仅规定了一组最小需求。设计DTE的附加指导可在GB/T 16974中得到。CCITTX.96:1988公用数据网络中的呼叫进行信号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参考模型定义

    可使用下列在OSI参考模型(GB9387)中开发与定义的术语:a)网络连接

    b)网络层

    c)网络服务

    d)网络服务访问点

    e)网络服务访问点地址

    f)子网

    3.2服务约定定义

    可使用下列适用于网络层和在OSI服务约定(GB/T 15129)中定义的术语:a)网络服务用户

    b)网络服务提供者

    c)原语

    d)请求

    e)指示

    f)响应

    g)证实

    3.3网络服务定义

    可使用下列在网络服务(GB/T15126)中定义的术语:a)主叫网络服务用户

    b)被叫网络服务用户

    c)子网连接点地址

    d)网络协议地址信息

    e)初始域部分

    f)权限和格式标识符

    g)初始域标识符

    h)域特定部分

    3.4X.25定义

    可使用下列在X.25包层协议(GB/T16974)中开发的术语:209

    a)虚电路

    b)虚呼叫

    c)逻辑信道

    d)包层

    e)数据终端设备

    f)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g) DXE(或 DTE 或 DCE)

    3.5X.96定义

    GB/T16976-1997

    可使用下列在CCITTX.96中定义的术语:a)类C呼叫进行信号

    b)类D呼圳进行信号

    4缩略语

    4.1网络服务缩略语

    管理机构和格式标识符

    连接方式网络服务

    域特定部分

    初始域标识符

    初始域部分

    网络连接

    网络层

    网络协议地址信息

    网络服务

    网络服务访问点

    开放系统互连

    服务质量

    子网连接点

    4.2X.25缩略语

    B-MTCN

    地址扩展设施

    地址字段

    基本的最小吞吐量级别协商(设施)基本的吞吐量级别协商(设施)

    交付证实位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数据终端设备

    加速数据协商(设施)

    端到端转接延迟协商(设施)

    设施参数字段

    通用格式标识符

    逻辑信道

    后续数据位

    M位序列

    5概述

    包层协议

    包接收顺序号

    包发送顺序号

    永久虚电路

    限定符位

    GB/T 16976—1997

    转接延迟选择和指示(设施)

    虚呼叫

    网络服务(NS)提供NS用户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利用支持通信的资源而取得这种传送的方式,对这些NS用户来说是不可见的。5.1用来支持OSICON的X.25/PLP-1984的要素根据GB/T16974的定义,X.25/PLP-1984为CONS的NS用户之间的数据的透明传送提供了~种特定的实现。这种协议的要素被认为是:a)虚电路类型;

    b)映射到OSICONS的原语和参数的包类型及字段;c)任选用户设施及CCITT规定的DTE设施。GB/T16974中定义了两种虚电路类型,呼叫(VC)的使用映射到第6和7章中的OSICONS的网络连接(NC)建立和释放阶段,映射到第8章~第11章中的数据传送阶段(PVC的相应映射在附录 C中给出)。

    表1列出了支持OSICONS时应使用的X.25/PLP-1984包及相关字段。另外,下列任选用户设施和CCITT规定的DTE设施也应被使用和/或被商定:a)任选用户设施:

    1)快速选择(设施的使用;当在无包交换网络介入的DTE到DTE环境中操作时,快速选择设施的使用也应被两个DTE商定);2)快速选择接受(设施,如果在包交换网络环境中操作,应被商定);3)基本吞吐量级别协商(设施的商定和使用);4)转接延迟选择和指示(设施的使用)。b)CCITT 规定的DTE设施;

    1)被叫地址扩展(设施的使用)2)主叫地址扩展(设施的使用);3)端到端转接延迟协商(设施的使用),4)加速数据协商(设施的使用);5)基本最小吞吐量级别协商(设施的使用);6)优先权(与X.25/PLP-1988或之后的版本一起使用的设施)。表1用于支持OSICONS的X.25/PLP-1984的包和字段包类型

    CALL REQUEST

    INCOMING CALL

    CALL ACCEPTED

    CALL CONNECTED

    字段2

    通用格式标识符”,地址字段,设施字段,呼叫和被叫用户数据字段*

    包类型1)

    CLEAR REQUEST

    CLEAR INDICATION

    INTERRUPT

    RECEIVE READY6)

    RECEIVE NOT READY6)

    REJECT(如果预约的话)

    RESET REQUEST

    RESET INDICATION

    RESTART INDICATION

    GB/T 16976—1997

    表1(完)

    字段2)

    清除原因字段,诊断代码字段,地址字段,设施字段,清除用户数据字段4

    D位,M位,P(S)5),P(R)5),用户数据字段中断用户数据字段\

    P(R)5)

    复位原因字段,诊断代码字段

    重新起动原因字段,诊断代码字段1)表中所示的包用以支持OSICONS的原语。表中未示出的其他包(即CLEAR CONFIRMATION,INTER-RUPT CONFIRMATION,RESET CONFIRMATION 及RESTART CONFIRMATION 包)是使用所示包所必须的。但其他包(即RESTART REQUEST,DIAGNOSTIC,REGISTRATIONREQUEST及REGISTRA-TION CONFIRMATION包是与OSICONS的条款没有关系的。2)表中所示的字段中的信息与OSICONS原语的相关参数有直接关系。表中未示出的其他字段(即逻辑信道标识符,包类型标识符,Q位,地址长度字段及设施长度字段)是使用适当包所必须。3)这些包中通用格式标识符(GFI)的第1个八位位组的位7用于协商支持收到证实服务的交付证实位(D位)的整体可用性。因此,如同X.25/PLP-1984中的定义,该位无专用的字段名。4)所有用户数据字段都是八位位组对齐的。5)P(S)和P(R)字段是提供收到证实服务的X.25/PLP-1984操作所必须的。6)这些包隐含的动作与OSICONS的原语毫无关系,但P(R)字段是提供收到证实服务的X.25/PLP-1984操作所必须的。

    5.2支持OSICONS的X.25/PLP-1984的通用操作在连接到公用或专用X.25包交换子网的端系统中,可使用X.25/PLP-1984来提供OSICONS。X.25/PLP-1984也能用在端系统连接到局域网络的环境中,或用在端系统通过专用通路或通过电路交换连接进行连接的环境中。

    如图2所示,NS提供者(更准确地说,是端系统中的网络层(NL)实体)必须提供:a)OSICONS的原语和参数;

    b)X.25/PLP-1984的包及相关字段之间的转换。请求和响应原语被NL实体转换成要经过DTE/DXE接口要发送的包。收到的恰当的包,被NL实体转换成指示和证实原语。

    附录E提供了关于X.25协议规程和 CONS原语之间关系的附加考虑。注:网络服务定义规定了NC端点上的原语有效顺序,及被叫NC端点上响应收到证实协商、加速数据协商和服务质量(QOS)参数协商的有效参数。NL实体监视一致性的必要性和对非一致性所采取的动作是本地事宜,并不受标准约束。

    某一用来标识特定NC的本地机制与一个用来标识特定虚电路的逻辑信道(LC)号之间也有关系。这种关系是本地事宜,这里不讨论。212

    提供者

    端系统A

    NL实体

    NL实体

    GB/T16976--1997

    网络服务

    DTE/DXE接口(见注)

    注:该接口由0个或多个据供网络层中继功能的网络层实体组成。端系统B

    NL实体

    NL实体

    图2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和X.25包层协议(1984)的操作6网络连接建立阶段

    6.1原语/参数和包/字毅的关系

    表2示出了在NC建立阶段使用的原语/参数和与呼建立规程有关的包/字段之间的关系。6.2规程

    6.2.1原语/包映射

    当收到来自 NL用户的 N-CONNECT request 或 N-CONNECT response 原语时,经DTE/DXE接口,NL实体分别发送CALLREQUEST或CALLACCEPTED包。当NIL实体收到INCOMINGCALL或CALLCONNECTED包时,分别向NS用户发送N-CONNECT indication 或 N-CONNECT confirm 信号。表2NC建立阶段CONS对X.25/PLP-1984的映射CONS

    N-CONNECT renuest

    N-CONNECT indication

    N-CONNECT response

    N-CONNECT confim

    鑫数,

    被明地址

    主叫地址

    喻应地址

    敢到证实选择

    CALL REQUEST

    INCOMING CALL

    CALL ACCEPTED

    CALL CONNECTED

    字段(包括设施):

    被圳DTE地址字段

    被叫地址扩展设施

    主川DTE地址字段

    主明地址扩展设施

    被明DTE地址字段

    被叫地址扩展设施

    通用格武标识符!

    X.25/PL.P-1984

    参数:

    加速数据选择

    QOS-参数集

    NS用户数据

    GB/T169761997

    表2(完)

    字段(包括设施):

    加速数据协商设施

    X.25/PLP-1984

    基本吞吐量级别协商设施?)

    基本最小吞吐量级别协商设施

    转接延迟选择和指示设施

    端到端转接延迟协商设施

    优先权设施

    呼叫和被叫用户数据字段

    快速选择设施”

    1)呼叫建立包中GFI的第1个八位位组的位7,用于协商支持收到证实服务的D位的整体可用性。因此,如同X,25/PLP-1984中的定义,该位无专用的字段名。2)对于适当的操作,也应在接口上商定该任选用户设施的使用。3)对于适当的操作,在访问包交换网络时,也应在接口上商定快速选择接受设施。6.2.2网络地址

    本地操作决定网络协议地址信息(NPAI)的内容,以及当显式提供时,网络地址是与X.25/PLP1984呼叫建立包的地址字段(AF),还是与地址扩展设施(AEF)双向映射。附录F描述了可从网络地址导出所需AF内容的方法指南。允许在AF或AEF中放置网络地址的技术在本章中给出。所运用的编码技术是GB/T16974中为AF和AEF规定的那些。这些字段的内容是在GB/T15126定义的优选二进制编码中。X.25/PLP-1984的NPAI中对网络地址编码的例子也在附录F中给出。6.2.2.1网络地址的编码

    6.2.2.1.1地址字段(AF)的使用

    在一定条件下,GB/T15126中定义的网络地址完全可以在AF中运送。这些条件是:a)网络地址仅由初始域部分(IDP)组成(即域特定部分(DPS)为空);b)管理机构和格式标识符(AFI)能从AF的内容导出(例如,具有DTE所连接的子网的知识);c)初始域标识符(IDI)与子网络连接点(SNPA)地址相同。当上述所有条件都满足时,AF可用来运送整个网络地址的语义(AFI是隐含的,AF的内容等同于IDI)。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使用AEF(见6.2.2.1.2)。注:优选二进制编码的使用会导致AF中的二一十进制编码的数字,如同GB/T16974要求的那样。6.2.2.1.2AEF的使用

    如果6.2.2.1.1中的任一条件不满足,应使用AEF。网络地址,连同AFI,放在AEF中(AEF的设施参数字段(FPF)的八位位组1的位8和7都置0)。在这种情况下,本标准不定义AF的内容。推导指南在附录F中给出。

    6.2.2.2网络地址的解码

    在按下述规定对网络地址解码之后,如果网络地址不存在,那么,NL实体通过发送越过DTE/DXE接口的CLEARREQUEST包来清除呼叫,其清除原因代码为\DTE发起”。建议诊断代码值置为232(或224),“连接拒绝——NSAP不可达(永久状态)”。NL实体不向NS用户发出任何原语信号。6.2.2.2.1缺少AEF的情况

    如果AEF不出现,则接收NL实体需要本地知识以决定网络地址是否可从AF的内容导出。如果这种本地知识指示网络地址存在,它的抽象语法如下:a)AFI从收到包的子网的知识导出;b)IDI与AF的内容相同;

    c)DSP 不出现。

    GB/T169761997

    如果存在的知识不足以从收到的AF导出网络地址一一INCOMINGCALL包中只有被叫地址,那么,将通过发送越过DTE/DXE接口的CLEARREQUEST包拒绝呼叫,其清除原因代码为“DTE发起”。建议诊断代码值置为232,“连接拒绝一一NSAP不可达(永久状态)”。6.2.2.2.2AEF情况

    如果AEF出现,并且FPF的前导八位位组的位8和7都置0,则网络地址完全包含在AEF中。抽象语法如下:

    a)AFI包含在AEF的前两位数字中;b)在丢弃所有前导和尾随的填充数字后,IDP的余项就是IDI;c)如果DSP出现,在丢弃所有尾随填充数字后,它组成AEF内容的余项。如果网络地址不能从INCOMINGCALL包的被叫AEF中导出,那么,将通过发送越过DTE/DXE接口的CLEARREQUEST包拒绝呼叫,其清除原因代码为“DTE发起”。建议诊断代码值置为232(或224),“连接拒绝——NSAP不可达(永久状态)”。6.2.3收到证实选择

    X.25/PLP-1984呼叫建立包的GFI中八位位组1的位7与N-CONNECT原语的收到证实选择参数双向映射。

    如果N-CONNECT请求原语的收到证实选择参数指示使用收到证实”,那么,如果NL实体能支持8.2.3和9.2.1中定义的D位规程的话,应将GFI的位7置为1,以指示在数据传送阶段使用收到证实。如果指示“不使用收到证实”,或NL实体不能支持D位规程,则位7置为0。当NL实体收到了GFI的位7置为1的INCOMINGCALL包,但NL实体不能支持D位规程时,它应在发给被叫NS用户的N-CONNECT indication原语的收到证实选择参数中指示“不使用收到证实”。否则,如果GFI的位7置1为(或0),则NL实体在发给被叫NS用户的N-CONNECT indication原语的收到证实选择参数中指示“使用(或不使用)收到证实”。当 NL实体收到的N-CONNECT response原语,带有指示“使用(或不使用)收到证实”的收到证实选择参数时,NL实体将CALLACCEPTED包的GFI的位7置1为(或0)。当NL实体收到了GFI的位7置为1(或O)的CALLCONNECT包时,NL实体在发给主叫NS用户的N-CONNECTconfirm原语的收到证实选择参数中指示“使用(或不使用)收到证实”。6.2.4加速数据选择

    X.25/PLP-1984的加速数据协商(EDN)设施与N-CONNECT原语的加速数据选择参数双向映射。

    如果N-CONNECTrequest原语的加速数据选择参数指示“使用加速数据”,那么,如果NL实体能支持使用32个八位位组INTERRUPT包的中断规程的话,则编码CALLREQUEST包中的EDN设施,以指示在数据传送阶段使用加速数据。如果指示“不使用加速数据”,或NL实体不能支持32个八位位组的INTERRUPT包,那么,或编码EDN设施,以指示不使用加速数据,或省略它。当NL实体收到的INCOMINGCALL包不带EDN设施,或者虽带有指示使用加速数据的EDN设施,但NL实体不能支持使用32个八位位组INTERRUPT包的中断规程时,它应在发给被叫NS用户的N-CONNECT indication原语的加速数据选择参数中指示“不使用加速数据”。否则,如果EDN设施指示使用(或不使用)加速数据,则NL实体在发给被叫NS用户的N-CONNECTindication原语的加速数据选择参数中指示“使用或不使用)加速数据”。当NL实体收到的N-CONNECTresponse原语,带有指示“使用加速数据”的加速数据选择参数时,NL实体编码CALLACCEPTED包中的EDN设施,以指示使用加速数据。如果加速数据选择参数指示“不使用加速数据”,则或编码EDN设施,以指示不使用加速数据,或忽略它。当NL实体收到的CALL CONNECT包,带有指示使用(或不使用)加速数据的EDN设施时,NL实体在发给主叫NS用户的N-CONNECT confirm原语的加速数据选择参数中指示“使用(或不使用)215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6976-1997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6976-1997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6976-1997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