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光端机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2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光学性能指标
发射端:中心波长精度、平均发射光功率、消光比
接收端:接收灵敏度、动态范围、过载光功率
传输特性:眼图模板容限、抖动传递特性
电气特性指标
接口电平:RS-422/TTL/LVDS电平容差
时钟特性:频率精度、相位噪声
电源参数:输入电压范围、纹波抑制比
环境适应性指标
高低温循环(-40℃~+75℃)下的性能稳定性
湿热试验(温度40℃/湿度93%)后的参数漂移量
振动冲击后的机械结构完整性
检测范围
设备类型覆盖
PDH/SDH光端机(STM-1/4/16等级)
光纤收发器(10/100/1000M自适应型)
视频光端机(模拟/数字编码制式)
应用场景覆盖
长距离骨干网传输(80km以上)
城域网接入层(10-40km中距传输)
工业级恶劣环境应用场景
协议标准覆盖
ITU-T G.703/G.957同步接口规范
IEEE 802.3以太网物理层标准
SMPTE 259M/292M视频传输标准
检测方法
光学参数测试法
采用可调衰减器+光功率计组合测量接收灵敏度极限值
通过光谱分析仪获取边模抑制比及波长偏移数据
使用眼图分析仪评估信号质量(上升时间/过冲量)
电气性能测试法
基于BERT(误码率测试仪)的24小时连续误码监测
采用网络分析仪测量接口阻抗匹配特性(VSWR≤1.5)
通过示波器捕获时钟信号的峰峰值抖动(UIpp≤0.15)
环境试验方法
依据GB/T 2423系列标准执行温度循环试验(5个周期)
按IEC 60068-2-30进行交变湿热试验(6个循环周期)
参照GR-63-CORE实施随机振动测试(5-500Hz扫频)
检测仪器
光学测试设备组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光纤光缆检测
下一篇:配线架检测